1)第115章 这算接商单吗?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这算接商单吗?

  距离“爱考古的陈老师”账号开始运营,已经过去差不多两个月了。

  有小亮老师玉珠在前,怎么做寓教于乐的专业科普工作,卫思思还是挺有心得的。

  除了一开始的那场直播之外,陈翰倒是也没有继续频繁搞直播了。

  不过他按照卫思思的要求,在空闲的时候,选了一些短视频APP上的考古谣言视频进行辟谣和科普。

  而且在过年放假的那十天,因为闲来无事,陈翰还录了一点科普性质的视频。

  都是一些比较显浅易懂的考古知识,以及一些考古工作者遇到的趣事。

  将录好的素材交给卫思思后,她也按照一周一期的节奏,每周都剪辑发布一期科普视频和鉴定谣言的短视频在抖音与微博上。

  虽然没有让陈翰一举爆火,但是一个月发酵下来,慢慢也为他在抖音上积累了一百多万关注,B站则积累了五六十万粉丝。

  再加上微博的二三十万关注。

  陈翰全平台的粉丝关注数也有了小二百万。

  不过其中估计有一半都是重复的,实际上真正的关注人数应该只有百万左右。

  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随手点波关注。

  真正会每期追他的视频和科普的,可能也就二三十万人。

  网络上的繁荣,就是这么虚假。

  陈翰看似全网关注数超二百万了,但是事实上能有二三十万人是真的期期都会看他的视频就不错了。

  尽管如此,陈翰现在也荣登了考古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网红。

  倒不是他多厉害,主要全靠同行衬托。

  除了他之外,不管是B站还是抖音上,考古领域的头部账号,只有两类。

  第一种是一些专家教授赶潮流认证注册的号,一年半载都不太会更新一次视频。

  就算好不容易更新一次了,内容也大多都是比较枯燥乏味,就像在上大学公开课一样。

  另一类嘛,就是那些打着考古的旗号,实际上却做的都是一些悬疑恐怖,或者盗墓灵异,鬼怪传说类的视频。

  主打的就是一个博人眼球,吸引热度。

  实际上,这类“考古”头部账号才是互联网主流。

  陈翰天天辟谣科普的,八成都是这些营销号发的视频。

  所以,在正经考古科普领域。

  幽默风趣,年轻帅气的陈翰,没花多少功夫,就已经成为了领域内第一。

  当然,他这个“第一”虽然没水分,但是体量也确实很小。

  比起小亮老师那全网超五千万关注数,每期视频抖音播放量几千万,B站播放量七八百万的盛况。

  陈翰的一期抖音视频播放量连百万都没有,一期B站视频更是只有十几二十万播放

  但是考虑到这才运营了两个月,就能有这样的成绩。

  不管是社科院内的领导们,还是陈翰与卫思思自己,都已经很满意了。

  这不,荆州博物馆的人,都在网络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