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6章 冗官还是缺官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奕没说话。

  说实话,李杰讹现在,不好说。

  独掌西夏大权,且还是个党项人,谁也说不准,现在的李杰讹还是不是从前那个李杰讹。

  “不会!!!”最后,唐奕还是肯定的摇头。

  “就冲他离京之前和我说的那些话,我就相信他不会!”

  “......”范仲淹一阵无言。

  倒不是他不认同唐奕的判断,而是现在确实无暇顾及西北,也只能选择相信。

  “好吧....”

  范仲淹长叹,大宋就像一个久病成疾的巨龙,纵使表面繁花似锦,可是内地里有多少问题,也只有大宋自己才知道。

  “你上请官家,今天就下诏,明日早朝,老夫就上殿登朝!”

  “好。”唐奕满口应下,老师早一天出山,大宋的朝堂就早一天平稳。

  “那就这么样吧。”范仲淹起身,准备出宫。“老夫回观澜,等着接旨了。”

  “呃....”

  提到观澜....

  “还有一个事儿。”

  “何事?”范仲淹一皱眉头,看出一些不同。

  求他出山也没见这小子纠结成这个样子。

  “这个...”唐奕支吾着。“我想到观澜....改一改。”

  “!!!”

  范老爷不淡定了,你是真敢想啊,老夫的观澜你也敢动?

  “怎么改?”

  “从今往后...不教儒生了。”

  范仲淹立时瞪着眼,“不教学,还叫什么书院。”

  “您别着急,您听我说。”唐奕试着给范老爷解释开来。

  说实话,他还真解释不了,这东西他也不太懂,纯粹的“异想天开”。

  因为,唐奕想把观澜书院,改成....

  中央党校加政策研究院,加发展改革委员会的结合体。

  ......

  其实,大宋也有类似的机构,比如三馆三阁。其公用就是培养新晋官员,整体史料,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的。

  但是,三馆的职能在唐奕看来还是不够具体,也不够细化。

  所以,他有现在的想法是把观澜改成大宋的“中央校党”。

  毕竟进士也好,恩荫入仕的补官也罢,不论才学高低,对于治理国家的认知还是很浅薄的。

  就好像观澜的儒生出去,为什么比别的举子强?为什么朝廷喜欢录用观澜的儒生?不正是因为观澜在他们读书的阶段就开始着重培养儒生们治国的能力了吗?

  况且,大宋冗官,说白了,是披着官皮的“假官”太多,真正有能力,有活儿干的官员并非泛滥,多数都是领着官衔,在家吃闲饭的。

  归根结底,不是朝廷没有事情给他们做,而是能力不够,不敢让他们做。

  这些人里,包括刚刚中了进士,还不懂为官从政之道的新人。

  他们急需一个培训机构,即能加强忠君爱国教育,又能学习专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