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方反应_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幕没有回答赵过的问题。

  就连那广袤的麦田,也不过是几秒的片段。

  紧接着,天幕又看向草原。

  一把麦粒扔下,祂再次拨动时间。

  天音,在耳边低语。

  不足四百毫米的降水,无法养活农作物。

  稀疏的春雨落下,麦种挣扎着发了芽。

  但很快,后续降雨的不足,令麦苗长得越发孱弱。

  到了后期,麦苗甚至还没有杂草高。

  看着这幕的赵过,惋惜的摇头。

  没有足量的雨水,农耕就无从谈起。

  天音用轻松语调讲解着成因。

  从大兴安岭到张家口,至兰州、拉萨和喜马拉雅这条山脉,隔绝了带来大量降雨的季风,自此,山外便只能游牧。

  有趣的是,长城的建立路线,正好和这条降水线重叠。

  “长城”

  入宫的主父偃望了一眼天幕,在看到边境长城时,微微皱眉。

  边防罢了。

  将万千思绪压下,主父偃快步走到未央宫前,见天子正居宫外,立即拱手行礼

  “陛下。”

  刘彻背对着向天幕,听到主父偃的声音也没有回头,而是问道

  “你可知天幕,为何说这降雨线与长城重合,而不是越过去”

  主父偃微怔,不过很快,他便想通了原因。

  “草原无法耕种,那驻兵只能靠运粮,恐怕,耗费不菲。”

  这是非常接近根本的理由。

  刘彻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很不喜欢。

  因为这代表着,就算是自己出兵从长城外打退匈奴,后续想将草原纳入疆域的代价,仍会非常高昂。

  甚至草原这片疆土,就算打下来了,也无法为中央纳税,反而要中央补贴。

  这又给了朝中那些大臣一个不出兵的理由。

  刘彻已经能想象出朝中某些大臣,是怎样冠冕堂皇的拿着天幕所讲作为天意,用来劝自己,不要出兵,防守就好了。

  真是麻烦啊。

  刘彻叹了口气。

  接下来更有的吵了。

  忍下一想就升起来的头痛,刘彻继续眺望天幕。

  主父偃见状,缄默的立于另一侧,不再言语。

  降水分出的两块地域,只能进行农耕和游牧。而文明的基础,就是围绕生产方式建立的。

  比如,农耕的孝文化,是因为只有粮食足够,且需要老人指导农耕,人们才会有动力奉养老人。

  与之相对的游牧民族,在恶劣的生存压力面前,没有生存能力,需要年轻人奉养的老人,便成了贱老,一旦部落出现粮食不足,就要被放弃。

  太学

  天幕一出,整个太学的学子尽皆无心学业,纷纷跑到屋外,仰头观看天幕,躲避、惊呼、大吵一刻都没停过。

  若是以往,这么乱糟糟的景象,教习看到早刘要过去呵斥了。

  不过现在连老师都无心授课,谁还有时间管他们呢

  反正没发生踩踏事故,先看天幕

  这才是真神迹啊

  董仲舒捋着自己的胡子,动作徐缓,神色淡定。

  脑中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