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简析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策略及启示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军事上先消灭东突厥汗国和高昌国,征服吐谷浑和薛延陀,再平定南疆诸国,后攻灭西突厥汗国,658年统一新疆。唐朝对新疆地区采取“羁縻”统治策略,反对民族歧视,提倡民族平等;

  倡导综合开发;

  实行军政管理与屯垦一体化。唐代对新疆的治理是成功的,它既继承了汉代以来治理新疆的先进经验,又有自己的新思想,使西域的发展空前兴旺,确保了西域的安定,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出现了新疆历史上第二次大发展高潮。

  五代与两宋时期,内地先后历经五代十国、北宋与南宋,与两宋政权并存的还有辽、西夏和金。新疆地区先是高昌回鹘国、喀喇汗国、于阗国三足鼎立,后有高昌回鹘国与喀喇汗国两方对峙,战乱不休,动荡不止,直到1134年西辽占领新疆。五代十国时期内地政权忙于争战,中断了对西域的统一与治理,唐朝苦心经营几百年的事业基本丧尽。两宋政权本身国力软弱,对新疆地方政权的政策比较消极,主要靠怀柔抚绥,基本没有大的作为。

  蒙古汗国和元朝统治时期,为了实现对新疆的有效统治,主要采取“分封制”策略,还采取设置达鲁花赤、建立行省制度、实行屯田戍边、站赤贸易、提倡民族与宗教平等等政策,使一时中断的西域发展事业又重新复苏起来。但由于元代对西域的开发治理是在战争状态下进行的,随着战争的胜负,时断时续,缺少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新疆地区内部的连续叛乱,使社会经济发展不断遭受┖平佟*

  明朝是有能力和实力统一新疆的,但由于统治者的消极保守思想,满足于称臣纳贡,以朝贡交往代替实际上的政治统治,仅在东疆设立哈密卫,始终没有大规模派军入驻西域,新疆的全面统一没有实现。明朝的“怀柔”政策,给西域社会历史发展造成了割据的后果,先后出现了哈密王国、东察合台汗国、吐鲁番王国、叶尔羌汗国和瓦剌汗国等五个封建割据政权,它们之间长期攻伐征战。

  清代从1696年布防东疆,到1759年彻底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历经60多年全面统一新疆。它结束了从元代中期以来新疆四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使广大新疆重归祖国中央政府版图,这对于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清代中前期对新疆地区的治理主要采取“因俗而治”策略,尊重习俗与传统,扎萨克制、伯克制与州县制并行;

  既允许伊斯兰教继续存在,又采取措施限制其政治经济特权;

  册封爵位,吸收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参加地方政权,通过上层人物管理地区;

  实行军府制,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坚持屯垦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