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7.军情六处在挖地道方面,是地道的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初步判断出对方的指挥楼位置和武器库位置。

  是的,朱可夫一开始所瞄准的位置,就是这两个地方。

  科罗廖夫等科研团队,也是根据这两个地方进行就算。

  通过大量的计算和验算,他们得到了相应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进行调整,最终在朱可夫的摄录下,两枚导弹起飞了。

  然后,这两枚导弹落在了广播台和港口位置,与本应对准的目标,分别出现误差三百米和七百五十米。

  这个误差已经算大了,命中广播台,其带来的破坏效果其实并不大,伤亡人数所带来的抚恤金还没有导弹的费用经费高。

  但第二枚导弹,还是带来了巨大的战略效益。

  效益是达到了,但科研团队并没有半点开心,反而是连夜加班,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也研究。

  尔后他们便发现了问题,他们忽略了导弹进行高速飞行时,导弹表面的温度问题。

  因为温度过高,导致金属材料出现部分熔化,使得导弹飞行时出现严重偏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材料可以抗住这样的高温。

  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这样的误差环境下,重新进行计算。

  端着大量需要重新纳入进去的数据模型,科罗廖夫再一次启动苏联当前最神秘的机器,第三代计算机。

  在经过大量的计算和人工验算后,导弹的弹道数据得到了重新调整。

  然后,就在科罗廖夫准备再以两枚导弹为试验时,朱可夫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用十枚导弹吧。”

  “十枚?”科罗廖夫有些犹豫,他此次带来了的导弹就二十枚,一下子用了一大半,这是否会造成后续的科研材料不足。

  可相较于科罗廖夫的科学家思维,朱可夫的思维则更接近自己的身份,军人。

  由火箭推动的导弹,其威力和远距离打击,已经让朱可夫见识到了。

  虽说精度无法得到保证,但完全能用数量来弥补精度。

  而且朱可夫还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导弹的破坏力。

  精度误差再大,只要威力足够,就能覆盖到打击目标。

  这个想法被朱可夫埋藏在心里,他很清楚,这些科学家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只有向最高领导提出建议,才能生效。

  对于朱可夫的建议,科罗廖夫确实有所迟疑,但毕竟这里是前线,而前线指挥权是在朱可夫手上。

  身为科学家的科罗廖夫,还是会遵守指令。

  在他点头过后,十枚导弹便逐一运送到发射场处。

  然后,在接连不断的轰隆声下,这二十枚导弹陆续升空。

  目标,科威特的英军驻扎地。

  十枚导弹接连不断地轰炸在科威特英军驻扎地中。

  虽说这十枚导弹还是出现了精度误差,并不能精准打击到目标位置,但这十枚导弹所造成的破坏范围,几乎覆盖住整个阵地。

  而最为坚固的指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