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8.英法美,都是装糊涂的高手啊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就像是《凡尔赛条约》一样,但从开始讨论到签署条约就用了足足六个月时间。

  尽管这场国际大会并不会像凡尔赛条约那般复杂,但毕竟是主要国际大会,还是需要些时间去进行整理。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面,他们都需要进行如今天那般长时间的协商讨论。

  玛利亚很不情愿地继续当任旁听。

  但是在第四次讨论时,他们说到了关于苏联对德国的粮食援助。

  在说道这个问题时,玛利亚已经当不了小透明,三位代表也将话题重心挪到了玛利亚这边来。张伯伦说率先开口。

  他认为,如果要解决掉现在德国的东西不平衡,就必须让德国的粮食维持一个平衡。

  要让德国东西两面归于粮食供应平衡,他们只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增,一个是减。

  增加粮食上的输入,从而让德国内的粮食供应达到一个稳定水准,避免东面稳定西面缺乏。

  所以张伯伦希望苏联可以加大粮食的供应援助,也就是说无论他们与德国之前的交易是如何分配,都应该在这原来的量上,倍增援助。

  玛利亚对此进行了反驳。

  他们苏联与德国的合作确实存在,这绝对不是什么秘密,但苏德之间的合作本身就是建立在一个公平对等的关系上。

  玛利亚还指出,苏联的粮食并不是无限的,苏联人口基数也同样庞大,赤贫人口占据了苏联总体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如果要运送更多的粮食到德国,那将会大幅度影响苏联对自己国内的扶贫政策。

  而且玛利亚还特意点出一个问题。

  德国的粮食分配之所以会造成西少东多,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苏联在粮食供应上出现什么问题。

  首先确立一个主要核心观点,在德国国内的粮食不均问题上,苏联没有错。

  苏联不单没错,甚至做得很对。

  说到这里,英法美三位代表脸色依旧平淡,似乎不赞同玛利亚的观点。

  但事实上他们也很清楚,苏联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没做错,而且在人道主义的支援上比其他协约国还要充足。

  但他们要装糊涂。

  至少,不能站在苏联这一边。

  可无论如何玛利亚都要确立‘苏联没有做错’的观点,否则会在这场大会中陷入被动。

  紧接着,玛利亚在这个观点上补充了苏联究竟援助了多少交易粮食和人道主义粮食。

  不仅仅只有粮食上的提供。

  在消灭德国内的失业人口,苏联也提供了很大帮助。

  但这番话玛利亚并没有特意点出来,因为这是机密。

  尽管这样的机密对于他们而言很快就会查出来,但查出来归查出来,那都是他们自己的能力。

  如果是自己说出来,那就等同于背叛苏德互助之间的协议。

  更重要的是,消灭德国内部的失业人口,其主要方法就是让这些德国工人来苏联这里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