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6.奥匈:德皇老哥,拉兄弟一把!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剩下八公里。

  而这就是最后的防线阵地了。

  面对德军那可怕的突击进攻方式,玛利亚也对战略部署进行了重新调整。

  将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最后防线进行回防。

  与此同时,炮兵阵地已经准备就绪。

  在德军没占领一个阵地,早就锁定好方位的火炮就会对该阵地发起炮击。

  不少德军刚占领阵地,就被俄军给轰没了。

  这是俄军第一次达到了火炮规模的压制。

  要塞上的大口径重型火炮也展开了可怕的炮击。

  而且,当德军德军发起炮击时,俄军士兵就是进入了地下掩体。

  这个地下掩体是以防护200毫米炮击的规模进行建造。

  因为建造难度过高,所以并没有在前线进行布置,而是留在了后方阵地。

  本以为用不上,这一次却正好派上用场。

  伴随着俄军的火力增强,无数德军惨死在炮击之下。

  而且每当突击队冲入堑壕,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从地下掩体出来的俄军反攻。

  这次,俄军士兵都带着防毒面罩,以此来保证在毒气的覆盖下,能保持高强度战斗。

  在这片被炮弹炸得稀巴烂的泥泞土地上,来自两个不同国家的陌生人群展开了殊死拼搏。

  双方战士在拼杀中付出了惨重的伤亡,突击队凭借装备的优势与优异的战斗力,硬是把俄军给压了下去。

  可是,俄军士兵并没有就此放弃。

  他们前赴后继地发起反击,有时候在一个小小的阵地,就会发生十几轮攻防转替。

  玛利亚从距离最前线战区的一公里处,布置了大量兵力,一旦前线阵地陷入了与德军的交战,他们就会立即在自己所在的阵地堑壕中进行防御准备。

  最重要的马克沁重机枪被布置在每一个火力点处,尽可能地形成交叉火力。

  一直以来,俄军士兵的进攻方式都是以人海冲锋为主,如此战术着实是被敌军的机枪火力网络给打得死伤惨重。

  但这一次,吃机枪火力的人轮到德军了。

  不少突击队在冲出第一条堑壕的那一瞬间,就会遭到马克沁的热情招待。

  无数的子弹在战场上四处横飞。

  而且距离俄军后方的数百米处,更是布置了不少迫击炮与榴弹炮,配合着阵地上的机枪,迅速在德军的冲锋带上,打出了一条无人地区。

  但很快,德军的远距离火炮也开始了支援。

  一直以来,论火力和炮弹数量,德军远在俄军之上。

  这一次也绝不例外,他们通过可怕的巨炮火力,跟俄军来一次激情互轰。

  可是,他们缺乏大口径火炮,无法对要塞造成破坏。

  原本就是以要塞组成的防御阵线,加上堑壕网络的恶心防御,硬生生阻止了德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眼见突击队的牺牲快要控制不住,德军下达了撤退指令。

  见德军撤退后,俄军迅速拿回之前丢失的前线阵地,并重新搭建防御网络。

  双方就在这片烂地中,以血与肉进行着拉锯。

  一直持续到一个月后,早已准备好的大贝莎重型攻城炮,被推到了合适位置上。

  为了使用大贝莎,德军特意给它铺设了一条专用公路,在36匹军马的拖曳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进入到指定炮点位置。

  一开始,俄军的侦察机也发现了这一情况。

  只不过侦查员认为,这只不过是德军的又一次火炮转移而已,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直到大贝莎的第一次炮击,俄军蚌埠住了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