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各国态度,斐迪南抉择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他们也不愿意看到欧洲大陆被整合成一个国家。

  所以现在的英国政府,更希望整个欧洲都保持在散装的状态。

  只有散装的欧洲,才是最好的欧洲。

  可如今的法国和德国都拥有着同一种整个欧洲的力量,这不得不让英国做出选择。

  最后,他们选择了法国,毕竟德国在向他们的海上霸权挑衅。

  即使如此,英国也不愿意欧洲大陆发生大规模战争。

  只有稳定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两个老牌殖民国家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之后,德国和俄国也相继表态。

  德国愿意支持奥匈帝国,威廉二世更是在各个新闻媒体上表明态度,他将会站在奥匈帝国这一边,绝不妥协。

  这一点毋庸置疑。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盟友关系,一方有难,根据同盟协议要求,另外一方必须投入力量给予协助。

  但是,协约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在德国高层眼中,奥匈帝国的内部虚弱实在是太过于明显。

  ‘那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国家,无论是国力亦或是文化,皆是如此。’在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还在世上时,曾经如此地评价过奥匈帝国。

  这句点评,德国高层深以为然。

  但如今的德国与奥匈帝国已经捆绑在一起。

  一旦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开战,俄国必然会有所干预。

  那么,奥匈帝国打得赢俄国吗?

  这个问题,法金汉给出了答案。

  “打不赢,而且必然是惨败。”

  他以兵力、装备和国家内部的工业水平进行分析。

  俄国的兵力总动员能力,是整个欧洲里面最为强大,没有之一。

  即使俄国军队的战斗力十分拉胯,但近乎于百万大军所形成的威慑,便不是奥匈帝国所能应付得了。

  而且俄国的工业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法国的协助下,俄国军工突飞猛进,自产子弹和炮弹足够他们应付一场大规模战争。

  反观奥匈帝国,他们的内部工业难以维持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而且多民族的不协调,使得奥匈帝国的军队指挥能力更加拉胯。

  如此情况下,更不可能赢得了沙俄帝国。

  这就是法金汉的推断,而他的这份分析报告很快就落在了威廉二世手上。

  法金汉是他最重要的参谋,加上施里芬伯爵曾经对奥匈帝国的评价,让威廉二世做出了一个判断。

  如果他们德国不以全力的姿态站在奥匈帝国这边,他们必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一点是德国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于是乎,威廉二世以皇帝的名义,向各大媒体做出表态。

  德国将会站在盟友奥匈帝国身边。

  与此同时,德国以外交的方式,向意大利发送了一份协议指令。

  在欧洲局势上,意大利是在德国这边的人。

  即使在波茨坦会议时期,意大利有意无意地偏向于俄国,可是在根据德意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