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一争高低_名门之后(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摩!”说罢,又指着那老儒生道:“研读四书五经,最忌望文生义,且除了集注外,其余都是妄论。你也有些年纪了,难道朱子的注释还未读熟么,非要自己去想东想西,尽走些歪路,又带坏了后人!”

  陆钧听了,心中不免感叹,心想,这样取出来的士子,就算是读了这些经书,都是死记硬背,又有什么用呢?

  陈礼文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走上了台来,听教谕把那老儒生训斥的满面羞惭,往下退去,便道:“说到这庭燎一节,我倒是以为,这诗并非成于周宣王时,而是周襄王在‘践土之盟后所做。’”

  他这话一出,满台哗然。陈礼文似乎早料到众人有这样的反应,他笑了一笑,接着道:“虽然诗经不是我的本经,但我也曾花些时间去研究过,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指正。”

  陆钧在读春秋,因此他对这“践土之盟”一节还算熟悉。这一段历史说的是东周时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接连称霸。周襄王时候,晋文公大败不听周王号令的楚国,在践土与诸国签订盟约,周襄王名为天子,实际上已经被架空。晋文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原之主。

  只听陈礼文道:“此诗表面看来,确实似是说的那大殿中所点的灯火,但这诗经上下,又有几篇是单纯赞美,而不言他事的呢。在我看来,若是如此解说,那不过是望文生义而已。‘夜’未央——夜应通一个‘野’字,此处乃是周襄王询问臣下,结盟一事如何了,而臣下答道,晋文公还未有篡权之意,只是他惹起的战火燎原,已经烧及四野。而后面的‘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应为‘君子置旨’,说的是晋文公会盟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要重新为周襄王树立王权的威信,而后面,则是说的他的车马军队大胜楚人,锵锵之声。”

  这回,听的人都目瞪口呆,连教谕也不住摇头道:“陈公子,学生我知道你从小博闻强记,熟读诸子百家,但这一段诗,是从来无人这样讲的。”

  陈礼文见众人都不信他,也不坚持,只是摇头道:“罢了罢了,我说的不过也是一种猜测而已。其实前朝也有人以诗经中此篇作诗唱和歌咏早朝之景,可见前人也多半以为这诗说的是发生在宫中的事。或许我猜的错了,又或许,这诗中所言另有其人,谁知道呢。”

  教谕见他又要谈诗,忙拦住话头,道:“嗯,这两句诗经之解,诸位已经辩的很透彻了,下面依照惯例,我要出题考考各位,不知有谁想要一试?”

  常晓成打从那天从去陆家的巷子里见着了陈礼文,就看他很不顺眼,后来又听说他救了陆茗,更把陈礼文当作了自己的眼中钉。陆钧心想,他这还是不知道陆茗那天夸赞陈礼文的事,若是他知道了,还不得当场跳起来跟陈礼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