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 女粥往事,贞节牌坊(1)_粤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那……”

  林小麦说:“丈夫死了,日子还得过下去。旧时女人不识字,罗山女又有裹小脚的习俗,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女工和灶上功夫。女工需要成本……培养一个好的绣娘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曾经上过地方文化课,讲的是广绣。老师那会儿说什么……佳茵,你还记得么?”

  林佳茵说:“怎么不记得,老师说,因为丝绸太珍贵娇嫩,手的皮肤略微粗糙一点儿,就很容易磨得毛了,绣品就失去光泽,废了。所以绣娘的双手要保持娇嫩,不能做除了刺绣之外的任何重活,就连拧毛巾都得专人伺候着的。所以好的绣娘,不说出身大户人家,也得是小康之家不愁吃穿的闺女,从小养着,是一家人的摇钱树。那个客座老师来讲课的时候,我还记得,她虽然都六十开外了,双手还是又白又嫩,比我们强太多了。”

  她一边说,一边张开小手伸出来。林小麦也伸出了双手,和她的并排放在一起,阳光下,两双小手手指头细细的,手指甲粉粉的,手背手掌心肉肉的。

  但是,程子华同时也看得很清楚——这两双小手上因为劳动而略显粗糙的皮肤。他扶了扶眼镜,飞快地转移开视线,好像怕亵渎了这两双小手一般。

  嘶哑着嗓子开口,程子华说:“所以这些女人就开创了罗山女粥?”

  收回了手,从小包里取出一支护手霜,挤给林佳茵一点,再留给自己一点,一边涂抹着护手霜,林小麦一边点了点头,说:“没错,熬粥,炒粉,做糍粑,价廉成本低,糊口容易……发家难。”

  很是话头晓尾地,程子华连连点头,说:“就单打独斗而言,确实是这样的。工艺简单,规模小,导致了天花板极低……要打破天花板的桎梏,只有两个方法,要么做品牌,要么成行业。”

  林小麦脑子里一下子闪过了点东西,脱口而出:“就跟老板救活大山脚茶场似的?”

  程子华很惊讶:“你也知道那件事啊?那可是他的经典战绩了,现在就连军方高层都考虑引用小茶砖……不过里面太多未知成分还没分析出来,等解决了这道技术关口之后,这件事就得成了。”

  林佳茵没听说过,吵着让林小麦跟她科普,等林小麦简单扼要地把事情复述完毕之后,程子华笑着扶了扶眼镜,“大姐头那是真的什么都知道了啊……其实他很少把自己做过的事情挂在嘴边的,也不知道今天怎么提起来了。算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说得也不算全对。大山脚小茶砖能成品牌,是因为本身产品有潜力。罗山女粥有没有那个潜力,得看过才知道,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

  林小麦顿时泄了气,边慢慢朝前走,边说:“那就别想了。茶叶从来都是市场广阔,门槛可以极低,天花板可以极高的品类。至于罗山女粥嘛……吃的,是个市井风情和妈妈味道,是罗山人离乡别井之后,挂念的乡愁,一把豆子才花得了多少钱,一把大米也才值得多少成本,一碗半豆半米的开花粥,我估计,最早最便宜那会儿,也就几分钱几毛钱……至于现在……呐,看看,那边的不就是了,陈阿婆罗山女粥,两块五一碗。”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