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章 亲力亲为,实践技工(1)_粤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就连我自己的亲儿子都看不上眼这条生产线……我是希望能够把它传承下去。”

  徐师傅把一条厚围裙裹在自己身上,说:“老板,别说了,再说这些螺藻沤了水就该发软了。”

  白可明一听,脸色一吊,侧身让开:“那还说什么,开工啊。”

  灶旺锅热,微微一收温度,徐师傅取出一个又细又长的竹镊子,动作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夹着叶片往锅里铺。呲呲水声不绝于耳,眼瞅着一篮叶片只铺满了个锅底,徐师傅铺完了最后一片,片刻不间歇地回头从第一片开始翻面……

  白可明在一旁解释道:“这道工序旨在祛除白玉螺多余的水分,且让它的肉质叶纤维微微收缩变硬,口感接近真正的贝肉。也算是穷人家一种心里安慰……”

  林佳茵好奇地问:“白老板,之前你说白玉螺曾经上过两广总督的饭桌,那是什么由来?”

  白可明呵呵一笑,说:“噢,这是老人家告诉我的,你们可知,大概两百年前,两广总府其实并不在洋城,而是在黄沙岛再往江水上溯三十多公里的庆城。黄沙岛人能文善武,到庆城谋生的很多,就有那么一个师爷在两广总府里当差。某天他正在拿白玉螺下饭……”

  “碰巧,窗外经过一个小青年,穿得那是灰扑扑的平平无奇,看到他在吃白玉螺,吃得有滋有味的,就好奇问了,‘我们这总府又不是不管饭,你还拿这咸菜吃啥?’。那师爷说,‘我们家的咸菜,素菜做出肉滋味,比那淡水豆腐熬肉末好吃多了!’小青年不信,师爷也是不拘小节的,拿牙签来戳了几片分那青年,那青年一吃,觉得好吃,俩人就这么交上了朋友。然后那青年隔三差五的过来打秋风,俩人成了饭友。没过多久,师爷亲娘病重,他得回去尽孝。师爷把剩下白玉螺用新坛子装了,牛皮油纸封好了口子,自己再没吃了,等着那青年来……”

  “终于等到了那青年再次来,还带了只烧鸭要跟他一起大快朵颐。师爷就跟他说,‘吃过了今天这一顿,我就得走了。这些白玉螺是我专门留给你的。也算相识一场,做个念想。’那青年一听舍不得啊,拉着师爷问:‘世兄有什么难处,为什么忽然要走?’师爷就把家里的事原原本本的跟青年说了,青年也知道很是无奈,跟师爷依依话别。过了两日,师爷前脚进了家门,后脚就来了两三个人,其中一个是两广总府里的内务总管。”

  “那总管跟师爷说,大少爷喜欢他们家的白玉螺,想到以后吃不到了怪想念的。既然师爷不能外出做事了,索性在家里做白玉螺,做多少总督府里全包了,算是给了他们一个生计。那师爷才知道青年原来竟然是总督少爷……他感念这份恩情,用心用力学了最地道的做法,用白玉螺这盘生意给老母亲送了终,娶妻生子。而白玉螺也通过他被城里富贵人家知道,黄沙岛上的白玉螺,才正式出了名。”

  抑扬顿挫伴随,轻重缓急得宜,程子华低声对麦希明嘀咕:“这位老先生的表达能力真强……”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