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5章 果真大水浩洋_寒门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臣以为他们小题大做了!”

  “臣以为,南方每年都有水患,这些奏报如此严重,怕是那些新任官员缺乏治理经验,有些言过其实。”

  也有“重视”灾情的,但说出的话却是:“皇上,此次灾情接二连三,从南到北,涉及的地域太广,臣建议皇子们应该出面赈灾;

  一为历练,皇子们总要经办些实务、了解民情;

  二则是让百姓通过皇子们看到皇上对子民的关怀,皇上都把亲儿子放到最危险的第一线去……”

  听听,这都是什么话?

  有人在粉饰太平,有人在为那些裁撤掉的官员抱打不平,还有人依旧陷在帮助皇子竞争储位的心思里!

  他们将国家的利益放在何处?!

  就这样的“队友”,皇帝能不发火喷他们吗?

  与户部尚书商量大半宿,也合计不出一个周全的赈灾办法——到处都是灾区,单是粮食一项,就无法做到调剂到位。

  眼下已是腊月,马上就要过年,缺衣少食,百姓怎么过冬?年关死人,岂不是要各地都闹出造反之事来?

  百姓吃不饱,就会被野心家煽动着造反、起义,历朝历代这种事情少了吗?

  真到那时候,就不是赈灾,而是派兵镇压了!

  国库如今不能说有多充盈,但是绝对比十年前的捉襟见肘是强多了,不说别的,跟沃斯国打一架,朝廷不但没花钱,还反赚人家一笔,且还是连赚十年。

  可总不能清空国库只为赈灾吧?

  那些黑心粮商把控粮价,多地奏报都上表米价飙涨,斗米三百文,朝廷要是从他们手中购粮,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助长他们的气焰!

  若是此时严惩一批黑心商人,又怕他们狗急跳墙,煽动百姓造反。

  真可谓前怕狼、后怕虎。

  眼看要到时辰,皇帝放下奏折,闭了闭眼,让李公公帮他盥洗、更衣,准备上朝。

  今天,谁要是再敢说那些罔顾灾情的狗屁言论,直接当堂打板子!

  其实,昨天朝会上说那些不知死活的言论的,是几位消息不够灵通的文官,因为级别不够、私心又太大,以至于在不了解当前局面的情况下就触了皇帝的肺管子。

  这一夜过后,几乎人人都知道“八风”带来的灾难有多恐怖,也联想到各自家族将在这次天灾中遭受的损失、以及有可能谋取的利益。

  所以,今日的朝会,所有朝臣都慎重起来。

  “皇上,相对南方,北方虽然骤寒,却还不到紧要关头,臣建议北方各州府县组织自救;

  比如倡导士绅富户们捐款捐粮,这样,可以减少国库的支出,将大款项投往南方……”

  积极发言是好事,不论古今,开会是为了商议事情,总得有人发言,相互启发思路,才能逐步理清解决事情的办法。

  可总有人自己没什么思路,却喜欢从别人发言中挑错:“臣反对,此举虽有可能筹到款、购到粮,但这种手段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混乱,毕竟赈灾应该是朝廷该管的事。”

  有反对,就会有赞同:“臣赞同按需拨款、倡导向富户筹款的方式,虽说朝廷有赈灾的义务,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能力强的人应该尽一份力!”

  “臣附议!”

  但也有人想得问题更为周密:“臣反对!向民筹款,易引发不可预测的祸事!

  要知道,我们大宣多地受灾,与我大宣毗邻的沃斯,可是一直虎视眈眈;

  他们沃斯可是要年年向我们进贡的,若真有内乱产生,能不趁此时里挑外撅?甚至直接进犯我大宣也有可能!

  到那时,我们将遭受内忧外患的局面,想想四年前的蝗灾吧!”

  这一提醒,朝堂上安静下来,还要继续争论的臣子们暂时搁下自己的想法,回想起四年前。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