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八章 浙闽之战(十)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囤积粮食作持久未战、同时在全城大肆拉丁索夫充实城防兵力,严闭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

  任凭城内有财力有地位的士绅们如何贿赂、恳求、哭喊、痛骂,董国兴都不为所动,所有人必须留在城中,为防御福州城做贡献。

  在董国兴的战时严令下,整个福州城防紧张的转动了起来,

  永历三十九年正月初八,迤逦而来的明郑大在一边构筑封锁城市的壕堑的同时,开始对福州城展开试探性炮击,负责指挥守城战的董国兴毫不示弱,以置于城头的红夷大炮予以还击,一时间硝烟笼罩了古榕城。

  福州作为一省的治所,又是海防重镇,既是大城又是坚固的军事要塞,明清两代持续不断地都对福州城墙进行了加固。

  在明军密集的炮火中,福州的城墙表现出了惊人的抗击性,密集的工程火炮没能对它造成太大的损伤,这大大坚定了董国兴等一众福州城内官员死守的信心。

  当然明军的试探炮击并非完全没有收获,何祐和杨彦迪发现清军的守城兵力分布以东西两面的兵力较多。

  而在城北城南则分别因为屏山、及于山、乌山的屏障而布置的兵力较少。不过东西之间也有差异,西城因为只有坐仙门一个城门因此清军只有抚标两营的旗号,而在东城,则有船场门、汤井门、严胜门等三个城门,因而军标三营及抚标一营都布置在这个方向。

  “看来只有硬攻了。”听完各部汇总上来的报告,何祐如是决定道。“咱们的时间有限,必须速决速战。”

  说完后,何祐看了看杨彦迪,以目示意,征询他的意见。

  杨彦迪蒲扇大的手掌在空中挥舞几下,认同地点头道:“硬上吧,都是手下败将,他们支撑不了多久的。“

  何祐微微颔首命令道。“传令各镇,不管用什么办法,三天内,一定要把大炮架到金鸡山上。”

  金鸡山在严胜门外这一段其实不是山,而是一段杂草丛生的大土丘,由于地势相对较高,可以使得炮军获得较好的射击视野因此才被何祐选中作为主攻部队的炮兵阵地。

  不过何祐能想到,董国兴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清楚这块阵地十分关键,因而一见明军有所动作,董国兴立即调派了大量火炮到东城对着金鸡山的突破一顿狂轰滥炸。

  福建省是清廷直面明郑的第一道堡垒,作为一省治所的福州城内装备着许多大口径的守城炮,董国兴不似喇哈达,他很看重火器的威力,尤其是火炮这样的利器,在他的重视下,福州城内的火炮都是定时专人维护的,十分堪用。

  如今福州城开始向明军露出了它狰狞的一面,数十门大口径守城炮架在东城城墙上,明军根本无法将炮兵阵地转移到金鸡山上。

  首轮尝试失败给明军上下蒙上了一层阴影,福州城内的士卒们则逐渐开始找回了信心,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同样的一批人,放在喇哈达和董国兴手上士气却截然不同,更不用说这还是在喇哈达先前战败的基础上。

  谁是熊自然不必多说,一目了然。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