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2章 县里实在没钱_重回1980小人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人开始下车。

  然而乡里的领导跟村里的村长,也早在桥的旁边等候。

  乡里的领导看到现场之后,赶忙上前打着招呼。

  谷/span只不过县里的领导看到这座桥之后,一个个面露愧色。

  对于县里的领导们来说,他们有些搞不懂,为什么从京城来的这支考察队,会来到自己的这个贫困县。

  如果说帮县里面脱贫是一个理由的话,那这些人应该在县里多了解一些详细的信息才是。

  直接点名就来到这样的小山村,几乎所有人都能想象得到,肯定有人跟这个村子有渊源。

  要不然就连县长都叫不上名字的小山村,这群一直生活在京城里的领导们,还有那两位港商,怎么可能会知道这是小山村,也不可能对这小山村感兴趣。

  正是因为猜测到有人跟着村子有渊源,领导们更是有些尴尬。

  毕竟进村的路都那么艰难,可想而知村里面是个什么条件。

  “县里财政困难,像这样没有办法修桥的自然村,县里面属实还有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县长赶紧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道。

  然而有些人却并不买账。

  “组织一些村民就地取材,完全可以搭建出一座石桥。即便不用水泥钢筋,我们古代的时候那些先民们,不都是用这种方法大建桥梁吗?

  就像知名的赵州桥,不就是纯粹的石桥吗?

  既然别人可以做到,为什么这里的村民就没办法呢?

  是大家不懂技术,还是大家不会开凿石块。又或者说连开凿石块的工具都没有?

  锤子凿子这种应该有吧?每年快入冬的时候,北方的乡亲们几乎都没什么农活可干。

  这个时候正式组织大家修路修桥的好时候,再加上这一时间点已经过了汛期,修路修桥更是天时地利人和。

  怎么到了县长嘴里,就是那么的没有办法呢?

  到底是县里的领导们过于懒惰,还是这村里面的村民过于懒惰?”有人很直截了当的说着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问题。

  深秋快入冬的时候,在这个年代很多以务农为主的家庭,都没有了重体力活可干。

  组织一些走这条路的村民,大家拿着锤子凿子上山开石头,然后把开凿好的石料,运输到这即将盖桥的河段。

  怎么样去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不是什么劳命伤财的大工程。

  而且村民们自己走的路,只要有人稍微挑个头,自然会得到所有村民的响应。

  即便一年盖不成,两年,三年总会把这桥修出个样子来。

  就算是用三五年时间去备料,用三五年的时间去开凿石块。

  这石头又不是木头,难不成开凿出来之后还会腐烂?

  无非是对百姓的关心不够,有些事情只要自己不着急,就觉得无足轻重。

  如果是县长整天走这样的路上下班,估计这条路早就遇水架桥。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