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八章:许昌南门无故坍塌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黄初七年(226)。

  曹丕收到消息,刘禅似乎离开了长安。

  不过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毕竟刘禅为太子,他回成都也是很正常的,长安的守军没有因此减少,也没有露出破绽。

  曹丕怎么可能出击。

  因此,这件事不了了之。

  直到去往江东贸易的商人,带回来一则重要的情报。

  曹丕才开始重视这件事!

  蜀中竟然在攻打扶南国。

  曹丕询问了诸多典故,以及汇总各路情报,才得知扶南国的位置。

  这已经是最南的疆土了!

  道路之艰辛,恐怕更在交州之上。

  蜀军去攻打这样的地方,不是自讨苦吃吗?

  很快,曹丕召集群臣,商讨了此事。

  群臣都建议出兵,威慑边境。

  曹丕深以为然。

  战争或许打不起来,但一定能够牵制蜀军。

  倘若蜀军南征失败,那就很好美妙了。

  就在曹丕调兵遣将、运输粮草,准备亲自前往许昌督战的时间。

  “先生,这一次无论如何,您都要帮助朕。”曹丕再次请司马懿出山。

  他知道司马懿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只要给他机会,一定能够大放异彩。

  长安之败,的确影响了司马懿在曹丕心目中的地位。

  但此次他并非让司马懿领军,而是借助司马懿的智慧。

  因为此战,最重要的是对时机的把握。

  只要时机成熟,曹丕可以一鼓作气,攻破南阳、长安。

  “陛下有请,臣下怎敢不从。”司马懿长揖一拜,毕恭毕敬。

  按照曹丕的规划,潼关只要频繁出击,骚扰蜀军即可。

  他将亲自南下许昌,伺机夺取南阳。

  这可是香饽饽,曹丕不可能放弃。

  浩浩荡荡的帝辇,向南行使,十六匹骏马将曹丕的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

  车轴猎猎,急转向南。

  一路上,曹丕与司马懿谈论军计,以及对魏国的美好规划。

  其乐融融。

  “与先生交谈,朕收获颇丰啊。”曹丕赞叹道。

  司马懿的博学,一次次地打动曹丕。

  曹丕的眼界,都得到了拓宽。

  “陛下聪慧好学,这是大魏之幸啊。”司马懿恭维道。

  曹丕战败了一次,但并没有妄自菲薄,反而奋发图强。

  当年赤壁一战,曹操的统一之势,戛然而止。

  曹操痛定思痛,继续恢复生产,开拓版图,终于将国势逐渐搬回。

  现在曹丕的状况,要比赤壁之战要好很多。

  他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曹丕目光低沉,却带着无尽的光辉。

  他绝对不会屈服小小的失败。

  魏国将有更广阔的未来。

  抱有这样的思绪,曹丕励精图治,组建骑兵,都有了一定的效果。

  魏国正在恢复,并且比以前更强大。

  这是曹丕的信仰!

  任何人都无法动摇。

  等到了许昌城外,曹丕的心情豁然开朗。

  这座城池,承载了曹魏太多的回忆。

  曹丕也是在此成长,今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