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成都来使,称帝之议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及吃食,这已经算是优待了。

  怠工的南蛮都被集中关押起来,进行思想教育。

  他亲自设置了“思政参军”官衔,专门讲诉汉军与南蛮的作战史。

  几百年的历史下来,汉军从不退缩!

  原本以为战事会如此胶着下去,直到成都派遣使者前来。

  此人精研六经,颇晓天文,儒家的气息非常浓重,行为举止极其克礼。

  刘备征战归来时,群臣相庆,百姓欢呼。唯有他高呼收敛好战之心,让百姓休养生息。

  没错。

  此人正是谯周,一身儒门正气。

  他来到滇池,入了诸葛亮的府衙,有人听到激烈的辩驳之声。

  谯周出来后,没给任何人脸色。

  刘禅好奇之下,请邓芝前去打听,其中果然有隐情。

  “谯周是来劝军师罢战的。”邓芝凝声道。

  “这是谯周的意思,还是父亲的命令?”刘禅面色肃然,两者的差距很大。

  “王上没有给具体的诏令,只是告诉谯周,只要军师同意退兵,那么此战便结束。据在下所知,成都许多官员都赞同罢兵,王上承受的压力很大。”邓芝道。

  对于这一点,刘禅倒是能够猜透。理由很简单,起初汉军平叛是因为雍闿、高定等人谋逆,成都不可能坐视不管。

  战斗进行后,汉军摧枯拉朽,鼓舞了百姓,朝中自然没有反对的声音。

  现在情况不同了,汉军获得了巨大的优势,接连攻破叛军、南蛮,稳定了南中的局势。

  有官员认为,此战到此结束,应该趁势招抚南蛮,以谈判取胜。

  南蛮是剿不尽的,只要南中达成平衡,汉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汉军修缮补给道路,这是要和南蛮打持久战啊。

  成都百官瞬间炸了锅,纷纷向刘备进谏。

  谯周成为了代表人物,径直往南中来了。

  很可惜,就目前局势而言,南中未定,乌戈国随时都可能侵袭。诸葛亮当然拒绝退兵,这是为了南中的长治久安。

  谯周可不管这些,当他发现诸葛亮虐待南蛮俘虏,逼迫他们修缮道路后,引经据典,与诸葛亮辩驳。

  “只是如此而已吗?”刘禅沉吟道,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具体的情况,公子只能去询问军师了。”邓芝无奈道。

  自古以来,文武的矛盾都是存在的,以谯周为代表的文官自然不希望年年征战。

  对于他们来说,征战没有任何好处,只会让将军们跋扈。

  最重要的一点是,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也不过是换个主子,重新为官。

  儒家有信仰,却没有忠诚。

  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抱负”“满腹经纶”能否施展。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才选择志同道合的诸侯,是一种长远的投资。

  真正能够做到“忠诚”的臣子,真的没几个。

  曹魏取代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