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9章:构想中的中华大学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张学良就让人拍电报请梁思成教授来北平一趟,张学良准备让梁思成担任主设计师设计建造一座新的中华大学,地址张学良昨天晚上都想好了,就在北平西北玉泉山下,毗邻燕京大学,这里外有西山可借,内有泉水可引,风景秀丽,清代这里是著名的三山五园。将学校建在这里,能让学生们可以远离喧嚣的市区安静学习。后世这里是海淀区八大学院。虽然担任中华大学校长是李石曾等人赶鸭子上架,但是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干好,中华大学校区太多,分散在北平城内各处,不方便管理,所以最好专门修建新校区,将各个学院迁到一处。而且作为中华大学这个响当当的牌子,当然要有最好最优美的的校园了!做出决定之后,张学良立即安排秘书长王树翰联系北平市政当局到城西北进行土地征购事宜。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啊!其后,张学良一直和杨琨保持联系,商量这个学校应该怎么建,虽然委托给梁思成来设计,但是张学良希望在梁思成到之前,自己能有一个初步的构想,希望这所大学能够有更多自己的痕迹。

  而且昨天晚上,张学良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1952年,新中国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沿着学院路两侧建设八所理工科专业学院,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建筑工人们日夜赶工,仅花了一年多时间,北起清华东路,南到蓟门桥,在当时还是一片荒芜的庄稼地上八大学院相继破土动工。八个学校校园两两相对,由北向南排开,中间形成一条宽阔的大道,这就是北京最早的大学城。这么大的工程在一年多时间内初步完工,让当时知识分子见识到社会主义专政的威力。张学良想能不能在一年内完成中华大学校区的建设,也让国内外看到自己的能力!

  说干就干,张学良当即请来了中华大学(还没有正式改名为中华大学)几大学院的院长,法商学院院长白鹏飞、工学院院长张贻惠、医学院院长徐诵明、农学院院长许璇、女子文理学院刘半农和北洋工学院院长竺可桢。虽然,还没有得到政府的正式任命,但是张学良担任中华大学校长得到了众院长乃至整个北平教育界的认可。在座的众位院长得知张学良答应出任校长都很兴奋,指望着张学良能够砸下大笔的钱帮助学校的运转。接到张学良秘书处的电话,惊讶于张学良的急不可耐,同时也兴奋,不知道张学良会有什么重大消息。

  寒暄片刻,张学良讲述了自己对于中华大学的规划。在张学良看来,北洋工学院位于天津,合并到中华大学后并不方便管理,所以,北洋工学院将会独立建校,恢复北洋大学的名称,那些往返北平天津兼职教学的教授一律辞退,那些跟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