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晋绥军将领小传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晋军各主力部队迭告失利,纷纷撤离京汉、京绥两铁路线,涿州成为孤悬于奉军包围中的唯一据点。傅作义只得采取固守待援之策。傅作义以不足万人的无援之师,死守涿州达百日之久。阎锡山鉴于死守涿州已无意义,在各界劝和声中,遂授意傅作义与奉军停战议和。经过往返折衷,谈判告成。12月30日,傅通电宣布:“停止军事行动,将所部挺进军改为国防军,不再参加内乱”(《国闻周报》第五卷第二期)。1928年1月12日,第4师残部7000人出城接受奉军改编。

  涿州之战是我国近代军事史上城市攻防战中著名一役。它虽然是一场军阀混战,傅军也迫于客观形势接受改编,但傅作义能攻善守的军事才干却得到军事界的公认,由此使他一举成名。【4】

  中原大战

  涿州战后,傅作义在保定被张学良软禁,4月25日经友人侯少白、崔笑如等帮助,潜逃天津。1928年6月4日,国民党蒋、冯、阎、桂四大派系联合“北伐”告胜,南京国民政府特任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8月,阎任命傅作义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

  1929年6月升任第16路军(辖第16军、第17军、第43师)中将总指挥兼第43师师长。

  1930年4月第43师扩编为第10军(辖三师),升任第3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2路军(辖第4军、第8军、第9军、第10军)上将总指挥兼第10军军长。

  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傅作义被任为晋军第3集团军第10军军长,负责指挥津浦线北段战事。6月25日率部进占济南,兼任济南行营主任,所部继续南下兖州、曲阜一线。中原大战以蒋介石胜利宣告结束,张学良得以接管华北,共节制晋绥军。年底,傅作义率部移防绥远。

  1931年1月16日,1931年1月16日因反蒋失败,第10军缩编为东北边防军第10师(辖两旅),降任东北边防军第7军(辖两师)上将军长兼第10师师长。6月17日边7军改称第35军,边10师改称第73师,改任第35军(辖第72师、第73师)上将军长兼第73师(辖两旅)师长。8月18日代理绥远省政府主席。12月28日实任省政府主席兼全省保安司令部司令。【5】

  积极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9月28日,傅作义与宋哲元等50余名北方将领联名通电,“呼吁全国各方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共同奋斗”。

  1933年1月3日,日军侵占山海关,揭开长城抗战的序幕。1月5日,傅作义分电阎锡山、张学良、蒋介石请缨抗日。15日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