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躬身入局,再谈公信力_重生之我全都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赚不到大钱,小钱是绝对没问题的,可以非常灵活。

  陆谨明听了之后,果然没那么患得患失了,而且对顾辙的行事作风认识,也更深了一层:

  “这孩子倒不是那种自恃技术上有天赋、就狂妄冒进的,还知道先拿个保底。难怪当初那方案能骗过我们,真以为是权威教授的意见。”

  顾辙看陆谨明表情变轻松了一些,这才开始“攀上限”,画大饼。

  “未来要在熔喷布领域赚大钱、搞高端科技,那就肯定要先把熔喷布的喷丝直径进一步降低,这是不管什么高端货都要确保的通用技术进步。

  喷丝变细之后,就可以配合很多材料学领域的新思路新发现,解决现有熔喷布不透水、不吸潮的问题。做到兼顾保暖、吸附抗菌、甚至是单向透水排湿。

  具体的研发思路嘛,无非是在把喷丝直径压到纳米级之后,搞多层精确熔喷。比如在最靠近人体皮肤的那一层,就可以用亲水性材料,靠近外侧的一层,再喷上疏水性材料。

  亲水材料最简单的自然是PVA,聚乙烯醇。疏水材料目前我还没深入研究选什么好。再配合一些复杂堆叠分层工艺。我觉得是有希望做到:

  ‘最内侧遇到水就吸进去,然后锁在夹层里的水遇到外侧疏水结构,从外层孔隙中被逼出去一半。逼出去的水就直接扩散流走挥发,被逼回内层的那一半再次被外层排斥、再五五开逼出去一半’,宏观上看最后就是绝大多数的水蒸气可以单向透过,跟人造皮肤一样。”

  顾辙没有说太细具体材料,只是举了亲水的PVA作为例子,因为这个太容易想到了,不举例陆谨明自己肯定也能想到,他搞了那么多年化纤,常识肯定是不缺的。

  至于疏水材料,后世相关发明里用的是PLGA(羟基丙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这种材料很特殊,刚好能满足上述单向透水需要。

  顾辙重生前作为一个增材工艺材料领域的专家,还看过相关论文和专利说明书。

  最早的论文是中科院纳米所2020年6月26日在当年6月刊的《科学》上发表的(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直接去《科学》上找英文原版的论文来看)

  那东西后来也确确实实做出了可以商用的“人造皮肤”,但是却迟迟没有普及到口罩生产领域——这不是技术上达不到,而是经济上不划算。

  按照顾辙重生前的成本评估,造普通熔喷布口罩,成本可以控制在五毛钱一个以内,而用那种材料至少要六七十块-->>(第1/2页)(本章节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个,还不能再带别的附加科技。

  口罩作为消耗品,用几个小时就会扔的,当然不会有企业去投入量产线了。但如果是作为奢侈耐用品,有噱头,有装逼加持。哪怕每平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