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9章 管他什么获奖者,先搅黄就对了_重生之我全都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是布希维尔教授向我们推荐了你’,这样,对方也就不会觉得我们是皮包公司了。”

  这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诉求,教授也当受此赏。仅仅稍一挣扎,教授就收下了这几万美元的第一笔介绍费。

  “我会帮你慢慢物色人选,牵线搭桥的。”教授很要脸面地大包大揽。

  顾辙:“当然,我相信您的眼光,不过,我这里已经有几个看好的人选了,甚至还是其他国家的,一些欧洲大学里的。我希望我给对方发去邀约的时候,能够借用您的名义,或者通过您邀请。”

  布希维尔教授一愣,暂时不知道顾辙有什么具体企图:“你要找什么人?是搞相关领域的么?米国国内还不够你用?跨国挖人对方肯定会很慎重,你待遇不够优厚完全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我知道,所以我待遇很优厚。”顾辙立刻打包票,然后拿出了一份名单。

  里面自然有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但绝对不仅仅只有这两个人——顾辙也是要脸的,他需要掩饰自己的真实目标和真实目的,反正现在也不差这一丁点小钱做局。

  所以,他的名单上,一共要从大西洋彼岸的曼彻斯特大学,挖两个教授、五名刚毕业的助教博士。

  那两个真正目标被隐藏在七人名单里,也就不显眼了。而且所有人都按照此前的研究成果和职级,拿到了相应的待遇,并没有明显优待谁。

  “安德烈.海姆……我倒是在几次学术会议上见过一面,但是没什么交集,没聊过天。这人挺逗比的,老是搞一些突发奇想的无厘头研究。

  不过虽然选题无厘头,研究过程和态度还是很严谨的,所以这人在圈内有点名气。你们是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科研公司,怎么会看上这种人?

  这种人脾气可不好,要强行靠钱快速挖来,除非比他如今在曼彻斯特的薪酬高好几倍——简单翻倍都不够,最好是翻倍再翻倍,才比较稳。”

  顾辙却面不改色:“那就翻倍再翻倍好了,四倍薪水。”

  如今阴国非一流大学的理工科教授,稍微穷一点的一年也就四万英镑(就是除了牛津剑桥以外、但又不算太差的大学。爱丁堡、曼彻斯特、诺丁汉这些)

  如果是专业稍微吃香一点、产学研结合紧密的,个人成绩再混得好一点,七八万英镑倒也有。

  安德烈.海姆的专业不算很吃香,但在业内还小有名气,如今估计也就十万英镑左右年薪。顾辙给四倍也不是给不起。

  ……

  于是乎,又一周之后,5月20日,星期四。

  大洋彼岸的曼彻斯特,安德烈海姆教授就拿到了一份OFFER。

  “五十万美元年薪?到硅谷加盟一家科技公司,交流邀请人是斯坦福的布希维尔教授?可以提供斯坦福客座交流与参加学术会议的定期机会保障和津贴?”

  看到这个邀约时,安德烈海姆等人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斯坦福的招牌可比曼彻斯特大学响亮多了。

  虽然斯坦福不会雇佣他当全职教授,但是作为交流访问学者、哪怕是有第三方公司赞助客串的交流访问学者,还可以在第三方公司拿高薪,这也已经够诱人了。

  对方的邀约里唯一有一点让他挺不爽的是:对方有严格的加班要求,看来是米国人对奋斗的追求比欧洲人更炽烈。不过肯再双倍给加班费,这也认了。

  另外,公司要求肯定比大学里严苛,要求受雇期间严格专注于公司交办的项目,不可以用私人时间搞别的个人研究、也严禁拿实验室里的仪器设备搞自己的兴趣研究。

  不过,看在钱的份上,这也不是不能克服。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