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高仿品_大鉴赏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见,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处胎体接痕表现明显。

  “我们在这尊瓷器,就看不到很明显的痕迹。”

  “当初,老朱还以为是明代、或者清代的仿元青花瓷。但是,他研究了好久,才断定这是高仿品。”齐老说道。

  这时候,朱荣说话了。

  “也不全对,那天,首都来了一位老前辈,他看过之后,表示是高仿品,我爸他才下了这个结论的。”那天,正好让朱荣回家撞着。

  “哦?首都来的?谁呀?”柳老微微一惊。

  文物鉴定的高手,还是首都那边的人比较厉害,国内顶尖的老骨头,全都在那边。

  “不认识,我又不是你们这行的人。”朱荣苦笑道。

  话题回归正传,眼前的这尊瓷器,到底是不是元青花?从年代分析上看,好像就是元代的物件。可是,青花瓷上面的一些细节,元朝的工艺好像做不出来,不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就让柳老他们都有点头晕了。

  难怪,当年老朱也没有办法断定,最后还是首都来的专家,才下结论是高仿品。

  “送去检测碳元素年代吧!”齐老说道。他也不敢断定了。

  古陶瓷鉴定是一非常复杂而又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有能力的鉴定师都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了如指掌,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式甚至重量等方面作出准确的判断。

  此外,近年来,利用科学仪器检测技术来鉴别古陶瓷的年代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重要手段。

  赵天明摸着瓷器底部的胎质,开口道:“这种胎质,比元代正常的青花瓷胎质要细腻,但又达不到明清时期的水平。齐老、柳老,你们觉得有没有可能是元代烧出来的精品?”

  这种精品,可能元朝的时候还不能把握,只是很小的几率无意间烧出来,胎质要细腻很多。

  他绝对相信古镜给他传达的信息,肯定不会有假的。

  两老一听,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现在最让人摸不透的,是这种似是而非的东西,有绝对的理由相信,它就是元朝的东西,但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不是元朝的物件。

  “也就是胎质让我们难以判决而已,但从其他的方面,我们都能看出,它就是元朝的青花瓷。”赵天明又说道。

  “用科学仪器检测一下便知道了。”齐老开口道。

  “这件瓷器,很有争议,我看,可以邀请方老帮忙看看。”柳老说道。

  方老是中国古瓷器鉴定的领袖级人物,几乎没有古瓷器能逃得过他的双眼,他的话差不多就是权威。

  “有必要吗?”朱荣问道。

  一件瓷器而已,大费周章,还不一定是真的。毕竟,那年首都的专家都断定是高仿品,没必要浪费时间吧?

  “如果小赵的推测成立,这件元青花的价值将会过亿,你说有没有必要?”柳老瞥了一眼朱荣。

  朱荣刚要说话,外面响起敲门声。他迈步出去开门,看到门外的那个人,愣了愣,发现竟然就是当年首都来的专家。

  “别来无恙?你父亲的事,我很遗憾!此次过来,是为了一件高仿品,希望你能转给我。”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