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 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荣华带着他,完整的看了一遍简牍的修复流程。

  简牍在去离子水中清洗完泥垢后,还是氧化的黑色,这之后就需要进行简牍修复的第二步,脱色了。

  脱色就是用化学制剂恢复简牍的本色。

  在此过程中,成分稳定的墨水不会被化学还原,字迹仍然会保留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业内使用的脱色化学药剂,就是荆州文保中心研究出来的。

  经过脱色处理后的简牍,就会还原回原本的黄色,简牍上的墨迹也全都会重新显现出来。

  而脱色复原成功后的简牍,就需要陈树仁这种简牍修复师中的大佬上场,开始为简牍进行脱水了。

  脱水是一件不算太复杂,但是却很需要经验和熬夜的事情。

  脱色后的简牍内充满了水分,直接去除水分将导致简牍坍缩甚至断裂。

  所以脱色并非是简单用烤箱烘干竹简的水分就行。

  而是得先用化学置换的方法,利用乙醇将水分置换出来。

  乙醇填满简牍的内部后,才能防止简牍因脱水而变形。

  水分被置换完之后,才能将一枚枚简牍放入烘干箱烘干。

  而这种用于烘干简牍的烘干机也是特制的,一启动就需要九天九夜不停歇的运行。

  为了避免烘箱温度波动,而导致竹简开裂,负责脱水环节的简牍修复师几乎吃住都得呆在工作室。

  甚至都不能进行正常的睡眠,每两个小时就需要查看一次温度计,确定温度没有波动。

  就这样连续二百多个小时的工作后,简牍的湿度被去除80%,这才算是脱水完成。

  荣华带着陈翰来到专门的“洗简”室,随手拿起了一根已经脱了水的竹简。

  此时,这根竹简已经变回了深黄色,竹简上的墨迹,也还算是清晰可见了。

  “脱色和脱水,实际上是没有一个特定的量化标准,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和感觉。”

  荣华轻微挥动了一下手上这根竹简,当着陈翰的面,将其放入了洗简室内的一盆化学药水之中。

  没有什么太复杂的动作,也没有电视里科学家们那种爆炸带烟雾的酷炫场面。

  他只是将竹简没入药水之中,轻轻挥动了几下。

  如同吃火锅时涮牛肚一般轻巧的甩了几下后,再被从药水中拿出来的竹简,就已经变成了鲜亮的米黄色。

  而竹简上的字迹,也变得清晰无比,就好似刚刚才被写出来的一般。

  “这样,一根饱水简牍就被修复完成了。”

  “如果简牍上的个别字迹有点太浅或者缺失,可以再简单的为其补一补墨。”

  “然后,这些竹简再经过一个月的自然风干,稳定住结构后,就可以装进有机玻璃板内封装保存了。”

  荣华将这根经过了最后“洗简”流程的竹简,递给了陈翰。

  这是一根汉简,陈翰在不大的简面上,清楚的看到了一行小篆。

  “十四年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