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开盲盒咯!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叫做刻刀或者书刀。

  在白纸普及后的年代,白纸价格低廉又易于传播,文人墨客们在舞文弄墨的时候如果写错字了,完全可以直接换一张纸重新写。

  但是在纸张还没有出现的年代,牍和简可是稀缺品,制造起来是非常麻烦的,而且价值也不低,不是可以大肆浪费的。

  所以在西晋纸张开始普及之前。

  古人在用牍和简书写的时候,如果写出错字了,就需要用削将写错的字削去,然后再继续写。

  这样才不会导致牍和简的过渡浪费。

  “嚯,这是位文化人啊,没准还是个官僚吧!”随手拿起了竹盒中的一块空白木牍,陈翰有些不确定的猜测道。

  西汉不是北宋,还没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和士大夫群体。

  虽然经历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但是到了秦汉时期,“知识”依旧是只能掌握在少部分精英阶级手上的东西。

  想要学习知识,对贫民阶级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有某个贫民十分走运的读书治学了,成为了会写篆书的文化人,那最起码也能混到个刀笔吏干干,成为西汉的官僚阶级之一。

  既然墓主人的随葬品里有一整套文房五宝,而且还有空白的木牍片。

  那很有可能,这位墓主人生前就曾经是一位西汉朝廷的官僚。

  不做官的人,就算有文化,那也大多都是抱着竹简读书,平常也很少会用到文房四宝。

  那个时候还不兴吟诗作对,不会搞什么诗会、词会,也没有文人墨客的说法。

  读书人就真的只是读书,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抱着竹简读书。

  而不是没事就拿着笔墨纸砚写写画画。

  在那个时代,只有官僚阶级才会大量使用文房五宝,因为他们需要大量书写公文,传达政令,记录当地施政的情况。

  根据华夏考古工作者们曾经发掘过的西汉墓葬经验来看。

  随葬品中带有齐全文房用具的墓主人,绝大部分生前都是一位官员。

  比如,墓葬中出土了著名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的那位“喜先生”。

  在他的墓中,便出土了1155枚可供研究的竹简。

  上边记载的,全是喜一辈子兢兢业业、一笔一划刻下的自己每天的工作记录,以及他自己手抄的医学、书法、文书、法律相关书籍!

  在他的墓中,没有任何一件可以称得上是“宝物”的贵重物品。

  但是,这批他亲自撰写和留下的竹简,却是一批重要的华夏文化遗产!

  是一批记载了秦朝璀璨文明的惊世之宝!

  当看到竹盒中的这套文房之宝后,陈翰身上的汗毛立马炸起。

  心中的期待值立马飙升到了顶点!

  如果,万一,这位168号墓的墓主人,也像喜先生那样,是一位官僚!

  并且将大量生前记载了西汉时期文化、政事、民生、医学,以及自己工作经历的竹简,陪葬于椁室之中。

  那,这将会是一份轰动华夏的惊世之宝啊!

  一位喜先生,让现代人全面了解到了秦国的律法、社会制度、民生、底层人民的生活情况。

  他留下的竹简内容,从秦国的医学水平、秦国国政和征伐之事、官员培训的方法、到完备的立法系统和一套秦朝完整的刑讯流程,以及20多种严密周到的法律条文!

  甚至还有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理论和实践记载!

  清晰无比的带着现代人,领略了解了一番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帝国,最为辉煌的样子!

  那这位168号墓的墓主人,是否也能让现代人,了解了解汉帝国曾经辉煌的风采?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