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华夏青铜铸造工艺之极—秦剑!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期的杰作!”

  “这把剑从外观和制式上来看,和秦制铜剑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具体的铜锡配比,还得送请专家鉴定。”

  孔建文推了推眼镜,颇为肯定的说道:“不过我估计,这应该就是一把秦制铜剑,没准还是这个墓主人的家传宝剑。”

  “不然不可能泡在水中两千年不朽!”

  “更不可能会珍贵到放入棺椁中,与墓主人同眠。”

  一把青铜剑,想要在地底两千多年都还不生锈,需要满足很多条件。

  第一,最好是要在密闭缺氧的环境中,要嘛是真空状态,要嘛就是类似越王勾践剑那样,长时间被泡在地下水里,与空气隔开。

  这样才能减少氧化,少氧化了自然就会少生锈了。

  第二,那就是剑身必须要做防锈的措施!

  越王勾践剑之所以两千五百年不生锈,最重要的原因是剑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铬被用于冶炼金属中时,具备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性,可以保护器物不锈!

  除此之外,华夏古代还有另一种防锈措施。

  那就是秦青铜剑铬盐氧化保护技术!

  在青铜时代,一把剑好不好用,锋利不锋利,完全取决于冶炼的时候向铜里加入多少锡。

  锡少了,剑就太会软,但锡多了,剑又会太硬,容易折断。

  如何去掌握这个铜锡配比,是一件非常考验冶炼工艺和水平的事情。

  并且还对青铜剑的尺寸有很大影响。

  青铜剑在刚出现时,剑长只有二三十厘米,还只是短剑。

  华夏历史上十大名剑中的鱼肠剑,根据推测就是一把二十厘米的短剑。

  当时剑之所以短,就是因为铸剑工艺的限制,做不出又长又锋利又不容易断的青铜剑。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青铜工艺的进步,青铜剑的长度也普遍达到50~60厘米左右。

  战国晚期时,青铜剑更是能够做到75厘米长,还依旧非常锋利好用。

  而秦式铜剑,更是青铜剑领域的一大突破。

  秦代的关中秦剑,普遍可以达到80厘米长,最长的甚至有95厘米!

  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

  秦始皇能一统六国,这巅峰造极的青铜剑工艺,在其中出力可不小。

  要知道当时楚国已经可以制造铁剑了,并且真的造出来了,可是也并没有挡住秦国大军。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铁剑肯定是要比青铜剑好用的,更加锋利也更加轻便。

  铁器代表的是先进,青铜器代表的是落后。

  但是事实上,铁剑并不是一诞生就天下无敌的。

  早期的铁剑,还真的比不上巅峰的青铜剑。

  铁剑从诞生到完全超越青铜剑,足足用了数百年的时间!

  秦国的青铜剑,不但比同时期东方六国的剑要更加长三十厘米,在两军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