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刘贺:我真惨啊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尽心干,要是不用我,那就算了。…

  估计也是刘贺亲眼目睹了汉宣帝登基继位后十几年的施政,看着汉宣帝做出了不逊文、武二帝的功绩后,这才有了这番心路历程的变化。

  只是,虽然刘贺最终已经放下了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怨念,汉宣帝也不可能用这个曾经坐过皇位的人,交付他任何差事。

  而且在海昏侯四年的时候,又将其封邑削了三千户,这一下子让刘贺心生愤慨,甚至吐血气急,不久就病逝而亡了。

  虽然史料中记载刘贺体弱多病,经常需要在床榻上休息。

  但是再体弱多病,也没有这么巧到前脚削掉三千户食邑,后脚就病亡了。

  刘贺多半还是被汉宣帝给气死的。

  想想他也确实挺惨的。

  原本都老老实实放下了,打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了,结果平白无故的,只是因为一点小事,直接将自己四千户食邑削掉了三千户。

  能不悲愤,气愤嘛!

  孔建文和温所长,颇为感慨的放下了玉印。

  至此,玉印算是搞清楚情况了。

  第二天,社科院考古所和江西所的考古人员,就再次齐聚在了内棺停放的实验室内。

  既然在内棺里出土了私印,那会不会出土海昏侯和昌邑王的金印呢?

  这不免让所有在场的考古人员,都无比期待了起来。

  至于为什么是金印而不是玉印,也是有说法的。

  在做私印的时候,因为官方没有任何明文制度规定,所以理论上私印用什么材质都行,没人管。

  遂先生不过只是个五大夫,但是他口中含的“遂”字私印,就是用质地一般的玉做的。

  刘贺的“刘贺”印,也是私印。

  但是!这仅限于私印!

  在官印的用度上,西汉官方是有严格规定的。

  皇帝的印用玉,称为玉玺。

  诸侯王与列侯用金,称之为金印。

  也就是“皇帝六玺”和“XX王之印”“XX侯之印”,这些印的材质是不能逾越的,什么等级就用什么材质。

  所以在南越王墓发行玉质的太子印和金做的帝印时,陈翰才认为这是逾越制度的行为。

  海昏侯印和昌邑王印,自然得是符合汉代制度的金印才对。

  现场考古人员,对这两枚金印,也是非常期待的。

  只不过,内棺里的情况,很是复杂。

  史记:帝王死,裸身下葬,以壁覆身。

  当然,并不是说就不穿衣服了。

  而是在裸身下葬,然后覆盖了玉璧之后,再用衣服裹身。

  只是,海昏侯内棺里的情况不太好,刘贺本人的尸骨已经尽朽了,原本塞满内棺的衣物,也全部都化作了泥土。

  虽然随葬器物奢华依旧,但是棺柩塌陷,水漫泥侵,遗物叠压,部分的随葬器物已经深嵌棺木之中。

  想要在这样的棺内提取文物,寻找金印,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高难度清理工作了。

  主棺原本应该有一个正常的高度的。

  但是可能因为地震的原因,内棺已经被压成了一个相对很薄的薄片了。

  而且是一边高,一边低,压的很结实。

  不同材质的随葬品遗存,都发生了严重的叠压。

  就像是被真空压缩了一样。

  想要一件件清理出来,绝对不容易!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