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大禹治水”的真相?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自我调节能力。

  20年的时间足够让大自然消弭掉这场大洪水风波了。

  这种种巧合,反而给了历史传说足够多的佐证!

  或许当年的历史真相,是这样的。

  四千年前,一场滔天大洪水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

  当时处于部落联盟时期的华夏,有一个叫有崇氏的部落,这个部落很擅长治理水患,所以被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派遣去治理这场大洪水。

  但是由于当时还处于大洪水爆发期,有崇氏在任的首领,靠人力根本不可能将洪水治理好,治理洪水长达九年,都没见效果。

  直到他去世,儿子接替了他的治水任务的时候,当时离着洪水暴发已经过去了九年,大洪水也从爆发期转入了平静期。

  有崇氏的第二代首领又花费了13年时间,耗尽心血与体力,同时洪水自身也确实已经发泄完了,便平静了下来。

  “治水”就这么成功了。

  而这两位有崇氏的首领,第一位叫做鲧,第二位叫做禹。

  而当时的华夏部落联盟,便是历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

  大禹也凭借着这份治水的功劳和威望,从舜的手上,接过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职位!

  没有传说里的什么天帝帮忙治水,也没有什么应龙听候大禹的差遣之类乱七八糟的玄幻事件。

  实际上真相就是洪水从爆发到平静,刚好就是这么十来年,就算没大禹,洪水一样也会自然消失平静。

  只是刚好当年有这么一个部落接下了治理洪水的任务,所以阴差阳错的,古人就以为是大禹治理好了洪水。

  两百年前的我大清,闹洪水了还以为是龙王发怒呢。

  总不能指望四千年前还在刀耕火种的先民,能搞清楚洪水的原理和地理知识吧?

  理所当然的,当时的人自然以为是大禹治好了水患咯。

  张承将他的这个猜测,如实向孔建文和李春潮述说了一遍。

  两人都被他这想法给冲击到了。

  张承的猜测合理吗?

  合理,很合理!

  根据地质研究判断,确实可以证明四千年前黄河流域发生了这么一场超级大洪水。

  华夏历史传说中,也确实有这么一场洪水。

  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一共用了22年,和这场洪水的泛滥期差不多。

  种种巧合,无法不让人相信张承的说法。

  只是,李春潮还是叹了口气。

  “可惜,猜测终究只能是猜测,现在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可以证明这场史前大洪水,就是华夏传说里大禹治的那场洪水。”

  张承只能确定四千年前发生了这么一场大洪水,而且导致了喇家遗址的彻底灭亡,但是却没有证据将洪水与大禹联系在一起。

  “那可不一定。”一直低着头思索的孔建文猛的一抬头,看向张承问道:“张教授,你刚才说,你们在上游25公里处发现的那个洪水爆发源头,叫做积石峡对吧?”

  “是啊,积石峡,怎么了?”张承疑惑道。

  孔建文面色怪异,几乎一字一顿的吐露道:“《尚书·禹贡》里有这么一段话。”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这是当年大禹率民众跋山涉水,凿石泄洪的过程记录。”

  “你们说,如果让你们来治水的话,第一站是不是应该从水患爆发的源头开始治理起?”

  “而大禹治水的第一站,叫做“积石”,之前国内的学者一直认为,这里的“积石”指的是青海省东部与甘肃接界处的积石山。”

  “而且,如果我刚才没看错的话,积石峡的位置,就在积石山侧!”

  “那书里说的导河积石,导的是积石山,还是积石峡?”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