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一千金有多少?250公斤!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来越精准的。

  到东汉后,一斤250克,就基本上是很精准了,不像之前一斤有的时候256克,有的时候252克。

  不过东汉之后,南北朝时,一斤的重量逐步开始上升。

  南朝齐国的一斤大约相当于375克,南朝的梁、陈时期,一斤则相当于250,北魏、北齐的一斤相当于500克。到北周、隋朝早年,一斤上升到了700克,比现在的一斤还要重。

  只是到了隋朝末年,一斤又回落到了250克,再不负之前的光景了。

  唐朝到宋代,一斤则保持在640克到克之间波动。

  像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年铜则,上面写着重一百斤,实测重64000克,折算下来每斤相当于640克。

  直到元朝以后,一斤又逐步回落到600克以下。

  天启三年时,常州吴县的三两砝码实测重克,折算下来每斤相当于582克。

  乾隆二十九年,工部营造的五百两砝码,总重18700克,折算下来每斤相当于克。

  这个时候,一斤的重量,已经很接近现代市斤了。

  至于现代的市斤到底啥时候确定的,要等到晚晴时期,华夏与西方文明大量交流的时候。

  1901年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千克为质量单位以后,华夏也逐步接受了这一计量方式。

  因为一千克和一斤大约处于同一水准,所以也俗称为公斤,以和市斤加以区分。

  由此可见,华夏不同时期的“一斤”差距是非常大的。

  同样的一斤,在秦汉时期只有两百五十克,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却有五百多快六百克。

  所以在不清楚这些小细节的时候,很多人在看历史文献的时候,很容易将所有时期的“一斤”都当成500克,然后就会闹出很多笑话。

  甚至不少学者,都因为不太清楚不同时期的斤重,导致在计算不同年代的社会发展程度时,都闹出过失误来。

  比如同样是斤,汉代人吃两斤主粮,和清代人吃两斤主粮,能一样吗?

  显然同样是两斤,但是汉代人吃的更少!

  可是如果没注意到斤重不同,就会让一些学者误以为,汉代人吃的也挺好。

  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

  海昏侯墓中的制式金饼和马蹄金的重量被测出来后,最重要的影响,还是解决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西汉的一金,到底有多重!

  现在知道了,西汉的一金,实际上就是一汉斤,只是用“金”和“斤”来区别上币与下币而已。

  金子为上币,单位为金。

  铜钱为下币,单位为斤。

  是的,铜钱虽然基础单位是五铢,但是同样也有用“斤”做单位的。

  比如汉武帝赏赐大臣的时候,就曾经有赏赐过钱万斤,百金。

  钱万斤好理解,但是“百金”到底多重,以前一直困扰学者们。

  西汉时期,金是极为硬通的财富。

  按照官方比价,一千金相当于一千万钱。

  在汉代,一金理论上相当于1万钱,但实际上,黄金的价值要高于此。

  汉文帝时,十户中产之家的家产总和才是一百金。

  平定吴楚之乱,汉景帝赏给窦婴的赏赐也只有一千金。

  卫青为大将军,击匈奴有大功,汉武帝刘彻的赏赐也只有一千金。

  但是到底这“一金”有多重,才会这么稀少,学者们一直挺懵的。

  出现过一金相当于百两的猜测,也出现过一金就是一斤的猜测,也有学者认为一金是十斤黄金。

  毕竟刘彻赏给卫青也才一千金,这说明一金肯定价值不菲。

  终于,现在知道了。

  西汉一金是250克,那么一千金就是250千克,五百市斤的黄金!

  这,确实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