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7章 那个小盒子才是永远的家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那个小盒子才是永远的家

  关于为什么墓门上会有这样一个被盗墓贼破坏的洞,考古人员们显然是没办法找到答案了。

  除非当初弄出这个洞的盗墓贼复生。

  这个话题被略过后,大家谈起了一个更重要的话题。

  “怎么进入墓室?”

  “要从墓门进吗?”

  一般来说,在类似地宫一般的墓葬。

  比如两汉时期的部分诸侯王陵,唐代到明清时期的部分保存完好的石砖墓,在墓门还在的情况下,考古工作者们,也会以不破坏墓葬为首要目的,从墓门直接进入墓室进行发掘清理工作。

  最出名的,就要数郭沫若的定陵发掘了。

  当初要发掘定陵的时候,一开始郭沫若和吴晗是决定先找墓道,然后从墓道进入,打开墓门进入主墓室。

  计划是计划的挺好。

  但是在第一步的时候,就受到了挫折。

  虽然定陵有成片的地面祭祀建筑,但是这墓道在哪,还真不好找。

  郭沫若带人找了几个月,挖掘了多个疑似“定陵口”的地方,都没找到墓道。

  差一点,郭沫若就决定,干脆不找墓道了,直接从上往下暴力挖掘,直接把地面全强拆得了。

  还好,就在要下这个决定之前,墓道口找到了。

  不然,现在定陵别说还有地面建筑了,恐怕就连地宫都没得参观了,全得夷为下陷十来米的平地。

  不过找到墓道后,郭沫若和吴晗带领的发掘团队,进入定陵就没有造成多少破坏了。

  虽然,很多珍贵的文物,在遇到空气后,就迅速氧化消失了,导致文物损失惨重。

  但是整个地宫,是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可以让后人进入参观,看看明清时期的皇帝陵寝是如何建造的。

  上次陈翰他们参与发掘的南越王陵墓,也是如此。

  主要以进入地宫进行发掘为主,不破坏地宫的整体建筑,这样可以在发掘完成后,将地宫做成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但是,这次这个新血渭一号墓的情况不一样啊。

  这个新血渭一号墓的墓门,太小了。

  只能容纳一个人弯腰来回进出。

  如果要搬运转移里面的随葬品,都通过这么墓门来进行的话,会非常麻烦,甚至很多随葬品也许都带不出去。

  说起这个话题。

  李春潮胸有成竹。

  “之前我们已经考察过了。”

  “墓室由主室和北1、北2、南1、南2四个侧室构成的。”

  “从上面的勘查情况来看,墓室均为木石结构,平面呈长方形。”

  “墓室顶部铺南北向的棚木,四壁均为石砌,石层间夹有方木。”

  “墓室的北、南、西三面与墓圹间为土坯与碎石混合砌筑。”

  “主室与侧室、相邻侧室间均以土坯与碎石砌壁相隔,主室与侧室间有通道相连。”

  “简单地说,就是每一间墓室都与主墓室相连,并且墓室的上方,用来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