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章 八位人殉?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饱最大,吃饱肚子就是所有人类最朴实的愿望了。

  特别是在那个绝大部分人都吃不饱肚子的古代,更是如此。

  不过,随着清理工作的渐进,傅所长渐渐开始发现了不对的地方。

  C区靠东墙根出土的一堆猪骨,在清理之后发现,是一只无首猪的大部分骨骼。

  而其余牛,猪的骨骼,在清理辨认后,发现多为肋骨、肢骨和椎骨,也同样不见头颅骨。

  似乎,这些牛和猪,在殉葬的时候并非是全牛、全猪,而是去首缺尾的。

  这就代表着,这些猪牛并不是墓主人的殉葬品,而是拿来供奉、祭祀他的祭牲。

  因为祭祀的祭牲,在华夏文化中,就是需要去头掐尾,或者单独用头祭祀。

  虽然最后的用处都一样,是给墓主人死后享用的。

  但是殉葬品,是墓主人自己死后带下地的东西。

  祭祀品,则是墓主人的后人,祭祀给墓主人的东西,性质发生了改变。

  这对研究南越国高级贵族的墓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原地区,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高级的贵族下葬后,都会专门在墓葬旁边准备一个祭祀区。

  以前的祭祀简单粗暴,就是用一些祭牲,甚至商代用人祭,昭告先祖,祭祀先祖。

  祭祀完成后,就会将这些祭品埋葬到专门开辟出来的祭祀坑之中。

  这点,从新石器时期到春秋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中,基本都能发现陪葬的祭祀坑证明。

  可是,南越国的祭祀品,居然会直接放入西侧室内,一同与墓主人一起陪葬。

  这肯定是在墓主人埋入墓室之前的第一次祭司。

  因为按照随葬品的放入顺序,应该是先放后藏室和东西侧室的随葬品,然后在主墓室放置墓主人的棺椁和随葬品,最后再将左右耳室和钱室的随葬品放入,然后封墓。

  这些祭品甚至先墓主人一步被放入墓室。

  这种独特的祭祀文化,就很值得深入研究了。

  这也许和当地百越部族的丧葬文化有关,对补充岭南地区先民独特丧葬文化有重要意义。

  这点对广州考古所来说,很重要。

  甚至可以作为将来的一个长期研究课题,继续发掘南越国,乃至百越部落的丧葬文化。

  专门记下这档事之后,广州考古所继续清理。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说不清是惊喜还是惊吓的事情。

  在清理室内中部的几头牛遗骨时,在牛骨中,广州考古所发现了几枚人牙。

  这几枚人牙,根据磨损程度判断,大概是来自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同时,在本室的最北端,在几个漆器和两面铜镜的下面,又发现了一枚人牙臼齿。

  同样是出自一位年纪在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也就是说,在西侧室的北部,还有两位人殉,与这些动物祭牲放在了一起。

  加上这两位,西耳室内应该一共有七位人殉。

  并且一共出土了八枚铜镜。

  如果极端一点的猜测,按照一枚铜镜,可以覆盖一个人殉的面部来算。

  也许,原本被殉葬于此的人殉,并非是七位,可能还有第八位。

  只是,这第八位人殉,因为进水腐蚀等总总原因,连骨骼中最为坚固,最能保存的牙齿,都完全腐朽了。

  就连死后,都要陪葬八位侍女!

  南越国王之奢华,可见一斑!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