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 去地下继续服侍这位君主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骸骨保存较为完整。

  她的部分头骨和牙齿覆盖在铜镜之下,颈椎与脊椎骨不垂直,骶骨、盆骨基本保留,腿骨及趾骨也部分保存,右手骨大致可见。

  她的残长约1,55米,不过因为部分趾骨保存不全,实际上她的身高应该比一米五五还要再高一点点。

  她也是本室殉人中保存最好的一具。

  因为保存的完好,所以可以通过骨骼清晰的分辨出,这位人殉是一为约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

  并且,她的头部、背部下及部分骨骼上见有红色朱砂的痕迹,这说明她在死后,可能在身上涂抹了朱砂。

  只是并不是所有涂抹了朱砂的死者,都能够像遂先生那样千年不腐的。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随葬品也非常丰富,比起上两位只有一两件随葬品,她足足有八件随葬品!

  分别是铜镜、铜熏炉、铜框玉卮、陶熏炉、小玉环、小玉璜2件和一枚小玉印。

  最重要的是那枚小玉印,出土于她的下肢南侧,可以肯定是其随葬品。

  只是,这块玉印上却没有刻字,只是一块黄白色,质地偏软的方形覆斗纽。

  不过根据印的大小,边长厘米,高厘米来看,这位人殉在生前,应该是一位南越国的中高级官员。

  最有可能的,应该是负责管理南越王后宫侍女的。

  秦汉时期,帝王后宫数量都膨胀了,侍女也是多达千人,肯定是有一个领头管理这些侍女的女官的。

  类似宦官头子那样。

  只是,汉代女官制度不见史书专录,只在字里行间偶然有零星信息,具体的官职名称和职责,对现代人来说都是一头雾水。

  我们只能从史书上,看到一点点记载。

  比如《后汉书·陈藩传》:“郑飒与赵夫人诸女尚书并乱天下。”

  《汉官旧仪》:“给尚书郎伯二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者从直。”

  《汉仪》:“永平七年,阴太后崩……女侍史三百人皆著素,参以白素,引棺挽歌。”

  这里的“女尚书”“女侍史”,可能就是汉代女官制度中的一些级别。

  相对应的,南越国应该也有一套自己的女官制度。

  而这位人殉,年纪在四十岁多一点,又是女性,而且还殉葬了。

  显然应该就是协助皇后管理后宫的女官头子。

  只是就算做到了女官头子,该殉葬还是得殉葬。

  没准还是赵胡觉得这人不错,将后宫的侍女管理的井井有条,是个人才,所以打算带她到地下继续帮忙管理后宫侍女呢

  而且女官的出现,也为其他人殉的身份,提供了一个猜测。

  或许,西侧室内的这些人殉,可能都是属于南越王赵胡的侍女。

  首先,因为这些人殉都没有棺材,这说明他们的地位肯定是不高的。

  对比一下,门外的车夫都有棺材用,那这些人的地位比车夫还低,和乐伎是一个地位。

  那显然只有伺候人的奴仆、奴婢才有可能了。

  其次,西侧室内的这些人殉,包括后面的第四位、地位为,他们的随葬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小玉饰、带钩,以及用铜镜覆面。

  这种用铜镜覆面的葬习,在其他地区未曾见过,是第一例。

  但是假设人殉的性别为女,那用铜镜覆面就可以解释了,女性爱美,更喜欢使用铜镜,所以在死后将铜镜覆面,这是一种“圆梦”的含义。

  所以,推测西侧室内的人殉都是女性的可能性较大!

  是一位女官,带着手下的一组侍女,跟着殉葬了南越王赵胡,准备去地下继续服侍这位君主!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