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章 弩机与铅弹丸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

  这就像是现代机枪刚登场的时候。

  哪都好,就是子弹消耗的太快了,对后勤压力非常大,导致机器虽好,却没办法大量装备,甚至不被一线部队喜爱。

  太费子弹!

  弩机同理,哪里都好,就是太费箭矢了!

  从棺椁内,一共发现了13枚铅弹丸,全部都大小相若,直径在厘米到3厘米之间,圆球型。

  估计这些铅弹丸,便是当时南越国给弩机手配备的副武器。

  如果在战场上箭镞用完了,那就用这种铅弹!

  别小看铅弹。

  用这种能在二百步之内穿透重甲的弩机,哪怕发射的是铅弹,也足够对无重甲护身的敌人产生致命效果了。

  就算不致命,一颗铅弹打到身上,失去行动能力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些铅弹氧化的比较严重,已经呈现出了灰白色,并且多已开裂。

  捏在手上,都深怕一用力就会捏碎掉。

  已经没有刚生产出时的杀伤力了。

  在这些弹丸旁边,还有一堆箭镞,至少得有四五百支,每20支为一捆。

  有意思的是,这些箭镞应该并不是一开始就放在棺椁内的。

  根据箭镞的位置,孔建文片段,这些箭镞应该是分成两堆,被摆放在椁盖上的。

  只是因为棺椁都腐朽了,这才掉落进了外椁内。

  而且这些箭镞的箭头,全部都朝向了南面,指向墓门,有一种威慑盗墓贼的意思。

  假设如果有盗墓贼从墓门进入,一抬头看到的便是几百支正对着自己的箭镞,那场面还是挺吓人的。

  如果是心里承受能力不太行的古代盗墓贼。

  没准会以为有机关或者是墓主人地下有知,想要杀死自己。

  然后就慌忙跑路了,不敢再继续深入主墓室。

  除了这些武器之外。

  外椁里还有一样孔建文他们非常熟悉的陪葬品。

  车马器。

  又是车马器!

  盖弓帽、伞柄箍、冒……

  看得出来,赵胡应该是一位很爱坐车的君主。

  墓道有一位殉葬的车夫带着一辆车,前室里景巷令架着一辆车,西耳室内还有一堆车马器。

  现在甚至主墓室的棺椁内,都有一套车马器陪葬。

  只能说赵胡很会玩。

  按照春秋战国时的葬制,君主级别的人去世了,如果要陪葬车马器的话,应该是会单独准备一个车马坑的。

  比如社科院考古所参与的文峰塔曾国贵族墓地里,就发现了大大小小五六个车马坑。

  这些车马坑都是几位曾侯用来陪葬自己爱车的,甚至还有活马一起殉葬。

  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也同样有非常多车马坑,出土了很多陪葬的车马器。

  复原之后,现在就放在陕西和秦始皇陵博物馆里,供给游客参观欣赏。

  按理来说,南越国的赵家,出身中原,当过秦国的将军。

  在葬制方面,就算不类秦国,也应该和战国时期的葬制相似才对。

  可是这次发掘的南越王墓,可以说从墓葬的形制开始,就非常的特别。

  不但墓葬形制兼具了崖洞墓、竖穴木椁墓特征,而且随葬器物文化源流广泛。

  涵盖越、汉、楚、秦、匈奴、瓯骆乃至域外等地。

  硬要解释的话,可能只能认为,赵佗一系在带着秦军征服岭南后,也难免被岭南当地的百越部族同化。

  从而在墓葬形制和风格上,也融合了岭南百越的习俗。

  才有了这么一座特别的大墓。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