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春秋笔法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在西汉中央看来,大逆不道,乃至有损中央皇权之威的事情,司马迁当然不会记。

  在《史记》中,南越国是臣服西汉中央的藩国,历代君主继位都是受中央朝廷册封。

  但是实际上,南越国几乎独立于西汉中央,自成一国。

  并且关起门来都是以“皇帝”之尊领民的。

  这些事情,司马迁并不会去详细记载,只会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

  而赵胡继位后改的“赵眜”之名,自然也被春秋笔法了。

  “哎,要是六国的史书都还能保存下来,不知道会有多少颠覆现有历史的记载出现啊。”

  李教授没由来的又感叹了一句。

  仅仅只是一个表面臣服于西汉中央的南越国,就有很多真实历史,被掩埋在了西汉官方史记之中。

  那秦朝统一六国后,该有多少其他六国的历史记载,被销毁掩盖了?

  六国的史书里,到底记载了多少其他国家的黑料,或者说真实的历史?

  如晋国、魏国的《竹书纪年》一般,其他几国的官方历史记载中,有多少被后世掩埋了的真实历史?

  这事都不敢细想了。

  “还是得靠考古来揭开啊。”

  陈翰也颇为感同的点头附和。

  “除了赵眜印之外,这第三组印章里,还有一枚玉印,上刻小篆的“帝印”二字。”

  “不过不管是这个赵眜印,还是帝印,都和西耳室用于封泥上的帝印与眜印不同。”

  “用于封泥上的两枚印章,应该是其他的印,并没有陪葬在内棺里,或许在东西侧室内。”

  “这位墓主人的印章可真多啊。”

  “光是内棺的刻字印和无字印就有9枚了,再加上那三枚用于西耳室封泥上的印,就12枚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印。”

  陈翰手上摆弄着第三组印章中,另外两枚。

  这位墓主人赵胡(眜),内棺的情况算是比较特别的了。

  全是玉。

  除了玉衣、玉璧、玉璜之外,还放了七枚玉、石印。

  按制,作为西汉册封的诸侯王,他肯定是不能用玉印的,这玩意叫玉玺,只能皇帝用。

  但是老赵家一个武帝,一个文帝,也没把西汉中央放在眼里过。

  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也没啥好说的了。

  倒是这些玉印,大部分都是无字印,挺奇怪的。

  “李教授,这些无字印有什么说法吗?”

  “印制作出来后,总是要用的吧,不管是阴刻还是阳刻,都要刻上主人的名字或者官职,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啊。”

  墓主人身上的九枚玺印中,七枚是玉、石印,其中六枚玉印,一枚绿松石印。

  这些玉、石印里,只有三枚玉印有刻字,分别刻了“泰子”“赵眜”“帝印”,剩下四枚全是无字印。

  无字印有点太多了。

  陈翰实在是不记得有其他考古先例可以佐证这个情况。

  他眼巴巴的看向了李教授。

  可是李教授也给不出回答。

  为什么赵胡的内棺里放了这么多无字印?

  他也不知道啊!

  “这个嘛”

  “这个.”

  他这个了半天,也回答不上来。

  “这个问题之后再慢慢讨论吧。”

  还是傅所长接过了话题,一挥手说道:“内棺才刚清理了最上层,先将内棺清理完成后再说其他的。”

  “我刚才看到了,在玉片之下,还是有一些墓主人残骸的,而且还有玉人的身影。”

  “玉衣头套的部位,也有很多已经石化、钙化了的珍珠。”

  “我们的工作量还是很高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