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9章 啥时候能挖秦始皇陵就好了。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9章啥时候能挖秦始皇陵就好了。

  冬去,春来。

  文峰塔墓地的发掘工作,渐渐进入了尾声。

  从一月底,一直忙活到了六月初,66座墓基本都被清理了差不多。

  文峰塔墓地这边的情况不太一样。

  房地产开发商是要在这个原文峰塔社区,重新新建一个文峰塔小区的。

  所以在规划范围内的墓葬,基本上全都要进行保护性发掘。

  不然之后工地施工会继续将墓葬挖出来。

  当然,这个时候有的人就会说,为什么不为了保护墓葬,干脆将这块房地产开发项目取消掉,就将这块地保护起来呢?

  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是实际上根本不具备操作空间。

  除了那些有大大的封土园林,比如西汉皇帝们的茂陵、阳陵,还有明清的帝陵。

  他们要嘛是封土一直在,历朝历代都没在其坟头动土。

  要嘛是连地上建筑都还保存完好,祭祀不绝。

  这样的墓葬,确实是可以保护起来。

  但是像文峰塔墓地这种,历经几千年沧海桑田,地上建筑拆了建,建了拆,早就成现代社会一部分,开发了房地产、民居的地方,是不可能再保护起来了。

  如果这样的墓都要保护的话,全华夏三分之一的土地下,应该都埋有墓葬,岂不是全都不能动土建新房?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比如非城市,而是在乡下农村或者田野发现的墓葬,可以进行保护,因为本身没有规划要建高层建筑。

  但是城市里的地皮,只要开发了,那埋在下面的墓葬就得进行保护性发掘。

  不能因为有先人埋在这里,现代人就不能继续发展了吧。

  对于这种出于必要情况,必须要动土的地方,陈翰参与发掘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的。

  甚至他还乐在其中。

  五个月的时间,他先后参与了七八个墓葬的发掘工作。

  只是其中除了一开始的两位曾侯墓,出土了比较重要,可以补全华夏历史的文物之外。

  后面的墓基本上就都大同小异了。

  青铜器、陶器、车马器、玉器,基本上就这几样东西。

  重要的,纪录了文字的竹简没有,记录了历史信息的铭文也没有。

  大多都是一些曾国大夫、士阶级的墓葬。

  唯一比较轰动的,就是最后被发现的曾侯丙墓。

  可惜曾侯丙的墓中,并没有出土什么铭文信息量很大的青铜器。

  只有一批刻了“曾侯丙自作器”之类铭文的礼器。

  这让陈翰非常失望。

  因为曾侯丙的时代,已经是战国中期了,非常接近曾国灭亡。

  大家都希望能在曾侯丙的墓中,发现一些曾国末期的历史。

  特别是陈翰。

  现在曾国这个从地下挖出来的诸侯国,在三片墓葬群的共同努力下。

  已经还原出了一个大致的世系。

  从南公适始封,再到叶家山那边的西周早期曾侯墓,枣树林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