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唐侯送给随侯的簋!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个铜簋!”

  “在现场的刘教授说,铜簋上四行15字的铭文,是“唐侯制随侯行簋,随侯其永祜福唐侯”,不过他不确定翻译的对不对!”

  “你们快去确认一下吧!”

  一听这话,原本还在笑着和陈翰寒暄的几位教授,立马扔下陈翰,拔腿就往外跑了。

  愣了愣神后,陈翰也连忙追出去。

  唐侯制随侯行簋!

  听听,这名字!

  唐侯制作了送给随侯的簋啊!

  随侯啊!

  这无疑是再次为曾随就是一国,提供了重量级证据!

  “随侯”两个字连在一起出现,可比单字“随”出现,更让人信服啊!

  文物存放室离着M191号墓不过四五百米,一行人小跑着,几分钟后就来到了M191号墓。

  “簋呢,簋在哪!”扶着膝盖,不停喘着粗气的郑献教授,焦急的询问着发掘人员。

  正在坑内围着个青铜器的几位发掘人员,看到郑献教授来了,立马将沉重的簋抱了起来,走上来拿给郑献教授查看。

  几位北大考古文博院的教授,立马将这个直径和高度差不多都有个二十多厘米的簋,围了个严严实实。

  落后一步的陈翰,根本连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这时候,就体现出外来人士的尴尬了。

  别看刚才几位教授对陈翰一通夸奖。

  真到了这种发现大文物的时候,他这个外来人士肯定挤不进核心圈的。

  “哇!”

  “真的是唐侯制作给随侯的簋!”

  “可能也是因为是其他诸侯赠予的簋,所以才会出现在夫人墓,而不是国君墓里吧!”

  “这一对半环形兽面耳,铸造的真精美啊!”

  “腹内还放置了1件铜鬲!”

  听着几位教授不断响起的惊呼声和激动的话语,陈翰那叫一个心痒痒啊!

  他也想看看这簋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铭文!

  犹豫了一下,陈翰心一横,也不管面前几位都是大教授了,迈开步子就打算往里头硬挤。

  “陈翰同学!陈翰同学!”

  “来来来,看看这段铭文!”

  就在陈翰正迈步往里挤的时候,郑献教授的招呼声,在内围响起。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缓缓的给陈翰让开了一条通道。

  陈翰立马快步往里走,满脸喜色的看向了正在被郑献教授抚摸的铜簋。

  “铭文在器腹底部。”

  郑献教授将这个铜簋斜倒下,露出了铸在底部的铭文。

  三行四个字,一行三个字,加起来一共四行十五字。

  “唐侯制随侯行簋,随侯其永祜福唐侯。”

  “没错!是唐侯制作后送给随侯的簋!”

  唐国,是一个春秋时期存在感非常小的诸侯国。

  最早的唐国,是周成王灭古唐国后,分封其弟叔虞于古唐国的故土。

  叔虞就是著名的“桐叶封弟”典故的那位主角。

  后来,叔虞的儿子子燮,即位后国名改为晋。

  晋国自然是鼎鼎大名的春秋霸国,强大的程度毋庸置疑。

  不过唐国也没有就此结束。

  被周成王消灭的“古唐国”,是尧的后裔建立的国家。

  后来唐国被消灭,成王将弟弟封到唐地之后,也并没有将古唐国的公族彻底绝祀,那个时候的人不兴搞这种绝祀的事情。

  尧的后裔被改封到了随州、枣阳这一带,和随国做起了邻居。

  不过这个唐国,在关键的吴楚之战的时候,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唐成公与吴王阖闾、蔡国一起结盟伐楚。

  然后次年,唐成公就被复仇的楚国所灭了。

  唐国也成为了楚国的一部分,就此消失在史书记载中。

  算算时间,曾公求的时代,唐国倒是还存在。

  作为随国的邻居,两国交好倒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这件唐侯制随侯行簋,就是证据!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