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君子如玉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懵逼的情况可太多了,想要当场就弄清楚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考古发现,都需要做几个月的研究,各种论证之后,才能理清情况,出报告。

  庄云鹏拿起胸前挂着的相机,对着这具由成年女性和小孩子组成的骸骨,从多个角度拍摄了几张高清照片存档后,大家就又作鸟兽散,继续发掘了。

  当一整天的发掘工作结束后,四人都略有所得。

  除了陈翰负责的这具骸骨之外,苏飒也发现了一个倒在地面的陶器,看形状像是个罐。

  张健波则在墙角发现了一个石斧,很原始的工具。

  庄云鹏的发现最大,他运气很好的发掘出了一块玉器!

  虽然暂时还没清理出全貌,无法判断具体是什么器物。

  但是用玉制作的,不管是啥东西价值都很高。

  因为玉的文化意蕴,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成为了华夏人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华夏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独特之处。

  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华夏人的思想观念,更成为了华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

  “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

  “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

  “白玉无瑕”的完美无缺之行。

  “君子如玉”的德行兼备品格。

  玉成为了君子的代表,成为了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了“礼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都与玉有关。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

  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而这一切,都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华夏先民们,最先发现玉,欣赏玉,使用玉!

  只不过,在新石器时期,特别是还没掌握青铜冶炼工艺的时期,玉器的制作不是一般的困难。

  甚至制作玉器,已经是新石器时期先民能掌握的最高技艺了。

  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只是攻玉难如攻城。

  在那个没有任何金属工具的年代,先民们只能先以打磨石器的方式,用花岗岩生产原始工具。

  然后在用这些简陋的石器,开采出天然的玉石打磨、钻孔,最后纯手工的进一步加工,直至刻画上纹饰,才能做出复杂而又精致、美丽的玉器。

  从开料制作到完工,需要花费至少数年的时间!

  当时的一个玉器,几乎相当于是现在的一台“光刻机”,都是同期人类工艺的巅峰产物!

  每一个能够保存到现在的新石器时期玉器,都堪称国家瑰宝!

  这些来自新石器时期的玉器,不仅保留了年代、岁月的痕迹。

  还记录下了那个远古时代的人文风貌,乃至那穿越数千年的艺术内涵。

  庄云鹏能发现一个玉器,已经是很能够让他兴奋和激动的事情了。

  抚摸着这枚玉器光滑温润的器身,感受这远古先民们那无穷的智慧,与巅峰造极的手工艺技术,甚至让他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数千年前,这块玉被一位喇家遗址的华夏先民从溪流里捡起,花费数年时间打磨、钻孔、雕刻成了精美的玉器。

  数千年后,那位技艺高超的先人,早就淹没在了时光的长河中,没有任何人还知道他,记得他。

  但是他曾经制作的玉器,历经时光岁月的变迁,却依旧还存在于世间。

  让数千年后的华夏人得以瞻仰到他的得意之作,一窥数千年前的艺术之美!

  这或许就是考古的意义与浪漫之处吧。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