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触发新任务!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ò)鼎、升鼎和羞鼎。

  陈翰正在观察的这个鼎,就是一件镬鼎。

  可惜的是,这个鼎残损非常严重。

  镬鼎是一种双耳三足圆鼎。

  但是陈翰眼前这件镬鼎,却仅存一耳及部分口沿、两只鼎足、部分圜底。

  不过仅存的鼎面,依旧非常的精美!

  下腹部支立兽面圆蹄足,附耳内外侧饰黍螭纹,颈、腹部各饰一周宽带状黍螭纹,足根部饰浮雕兽面纹。

  不管是雕刻的水平,还是各种精致的花纹,都一点不逊色于曾经出土的其他鼎。

  精美程度可以堪称绝美!

  但是越是精美,陈翰就越是为这个鼎的残破而感到可惜。

  不止这个。

  放在隔壁桌上的另外一个升鼎,也同样残损严重。

  升鼎是一种束腰平底,两耳弧形外撇的三足鼎。

  但是只残存部分的口沿、腹部、平底、足及部分爬兽附件。

  双耳已经残损,附件也全部脱落了。

  大概只剩下原来鼎的一半高。

  但是残存的沿面饰浅浮雕蟠螭纹,颈部也有浮雕蟠螭纹,内填细密的三角几何纹和圈点纹。

  腰部饰一周略窄小浮雕蟠螭纹带,其下浮饰一周稍宽蟠虺纹带。

  足面浅浮雕蟠螭纹,足根部浮雕倒兽首面,嘴上咬托鼎底腹,隆眉怒目,高鼻翘角。

  在鼎腰和口沿上,附有六个相同的镂空蟠螭纹怪兽,昂首凹腰,扬尾磨爪,作爬伏状!

  兽首浮雕高鼻凸目,双角外翘,口衔鼎口外沿。

  从残存的浮雕上都可以看得出来,原本的整器应该是铸造的非常精美,工艺高超!

  估计这两个鼎能够保存下来,就是因为残破的太严重了,所以才没被盗墓贼盗走吧。

  这种残破的鼎,在古代应该是很不好出手的,特别是在西汉禁止私人铸币后,这种鼎连拿去私熔铸币都不行。

  所以盗墓贼才没有盗走,也算是给考古工作者们留下了一点宝贵的“遗产”。

  “就是可惜,这两个鼎不但破损严重,而且残存的鼎身还没有铭文!”

  陈翰摸着下巴,仔仔细细来来回回的前后检查了一圈,都没从这两个鼎上发现铭文。

  认不认识,看不看得懂先不说。

  至少得有铭文来认吧!

  李教授也惋惜道:“是啊,很有可能是纪录铭文的部位已经破损了。”

  一般不太了解考古的大众,因为平常接受到的信息里,都是这个鼎上有什么什么铭文,那个鼎上发现了什么铭文。

  所以就自然而然的以为,只要是两周时期的鼎,都会刻有铭文。

  嗯,这个印象大致没有错。

  两周时期的大部分青铜鼎上都会有铭文,一般的鼎,铭文不多,大多都是纪录这个鼎的主人是谁,是什么时候铸造的,为什么要铸造。

  少数一些比较重要的大鼎,刻的铭文会多一些,也许记载一场战事,也许记载鼎主人的生平,也许记载一件重要的事情。

  比如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利簋。

  在腹内底部所铸4行33字铭文,就记载了武王伐纣中,大名鼎鼎的牧野之战。

  让牧野之战从“传说”变成了真正确凿的历史。

  “咦不对!”

  就在陈翰与李教授沮丧的时候。

  无意之间瞥了一眼升鼎足根位置的陈翰,隐约好像看到了一些不像是花纹的刻线。

  他立马伸头凑上去,小心翼翼的将这个方鼎斜摆了下来。

  一个扭扭曲曲,比起字更像是画的象形字钟鼎文,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第一时间他还没认出这是啥字。

  只是感觉有点说不上来的熟悉感。

  曾经在课堂上见过的周代礼器上的铭文,迅速的在陈翰脑袋中划过。

  “我想起来了!”

  “这个字在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中,曾经在礼器上出现过!”

  “这是钟鼎文中的“曾”字!”

  就在陈翰惊呼出口的时候,他的脑海中,隐身了许久的系统,也突然蹦了出来。

  “触发任务:解开曾随之谜!”

  “奖励:未知.”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