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墨家的生意_大秦:开局成为墨家钜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币通高约17厘米,重约40~55克,是各国刀币中形体最大的。

  江寒也不再吊宋休公的胃口,笑着说道:“一方肥皂,十个刀币。”

  “什么?”宋休公眼中闪过错愕的神色:“这么好的东西,只卖十个刀币?”

  “没错,就是十个刀币。”江寒肯定的答复道。

  “宋公,制作肥皂的材料廉价,工艺简单,肥皂又是消耗品,每个人都能用到,所以我们这次走得是平民路线。”

  宋休公疑惑的挑了挑眉毛:“什么是平民路线?”

  江寒笑着解释道:“天下百姓,贵族占其二,平民占其八,肥皂是沐浴用品,如果定价太高,寻常百姓用不起,贵族也会骂我们黑心,所以不如平价销售,让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细水长流。”

  “妙妙妙!”宋休公抚掌大笑:“江士子想要和本公如何合作?”

  “墨家出成品,宋国出商人。”

  “如何分成?”

  “五五分成。”

  宋休公哈哈大笑,一脸赏识的看着江寒说道:“江士子如此有诚意,这个买卖本公接了。”

  江寒的嘴角微微上扬,五五分成,看似墨家亏了,实则是占了便宜。

  古时候经商成本最高的地方不是制造,而是运输,因为人工的费用不高,高的是车马费。

  “宋公,在下还有一桩买卖送给您。”

  宋休公瞪大了眼睛,兴奋的说道:“江士子快说。”

  江寒从袖子里又拿出一个布兜。

  “宋公请看。”

  “这白色的粉末是何物?”

  “这是精盐。”

  “精盐?上等盐不是青色的吗?这盐为何是白色的。”

  “宋公有所不知,盐中杂质最多的盐为黄黑色,其次是青色,如果杂质全部剔除就是白色,这些白盐正是里面没有杂质的!”江寒解释道。

  “原来如此。”宋休公点了点头。

  战国时期的食盐大多数都是从盐碱地或是洼地、山洞中弄出来的粗盐,里面经常有不少沙子和石头,百姓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水过滤掉里面的石头和沙子,最后再晒干就这样食用。

  盐里有很多杂质,百姓吃盐中毒的例子屡见不鲜。

  “先生一定要将制盐之法传授出来,造福天下百姓!”

  宋休公意识到了精盐的好处,连称呼都变得尊重了起来。

  江寒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此法不是造福百姓,怕是会为祸百姓!”

  “先生这是何意?”宋休公不解的问道。

  “宋公听我细细道来,这精盐虽好,但制作方法却很繁杂,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如果流传开来,各国贵族都**盐,会浪费很大的人力,会叫很多的普通百姓吃不到普通的盐。”江寒耐心的解释道。

  宋休公听到后,脸上怅然若失,这精盐原来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于是宋休公对江寒询问道:“那这些精盐该如何处置?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