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风光旧曾谙(1)哀叹者与觉醒者(下)_1625冰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尼堪写的。

  “别人能写出这样的佳作,恨不得到处宣扬,何况还是一个帝王?为何他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作品?”

  这是他不能理解的,历史上,在帝王的位置上又文采斐然的,除了南唐后主,便是隋炀帝了,可想而知想成为一个极富文采的帝王是多么不容易,但此人就是不承认,难道此中另有隐情?

  柳如是正色道:“不是我不愿意写,而是一提到‘昂’子韵,我的脑子里都是这句七言诗,以前还堪不破其意,过了五年后,现在回想起来,大夏国在江南所施行的,还正应了那句”

  “那句?”

  作为江苏布政使的小妾,实际上孙临的夫人早就去世了,葛嫩娘眼下是他唯一的夫人,还作为曾经到过江北、北京、美洲的唯一的女子,她在内心自然十分在意他人对大夏国的评价的。

  “自然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还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开始,我觉得此人太狂妄了,不过是新朝取代旧朝而发出的应景词句罢了,现在看来,一桩桩,一宗宗,还正应了这诗句所说”

  “怎么说?”

  孙临是江苏布政使,是前“江南”的核心地带的最高长官,作为他的夫人,葛嫩娘自然更是在意他人的评价。

  柳如是自然知晓他的意思,她笑道:“好,眼下我就来夸一夸飞将军”

  葛嫩娘啐道:“好姐姐,你总是没个正型,赶紧说呗”

  “好”

  柳如是一反常态突然严肃起来。

  “别的不说,比如经天纬地,经国济世,我等女子自然不如男子,但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一途并不比男子差,这一节,相信你等也会同意,但在五年以前几千年里,除了大周朝,何曾有女子抛头露面大出风头之时?”

  “说起这大周朝,虽然是女子当家,依靠的主要还是男子,但在这大夏却不同,只要到了十岁,无论男女,一律就近入学,不能将适龄子女交到学堂的,还要加重赋税,这还不算,到了学堂,一应食宿花销完全免费”

  “亘古以来,你等何曾见到这些?以前在大明,比如像钱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有威望素著者在族里兴办义学,让族里的适龄孩童入学,但也要缴纳一定费用,穷苦者还是望而兴叹,一族之内,尚且艰难如此,何况一国?”

  “再者,族里兴办义学,也只是让男童入学,女子是万万不能的,家境好的,对女儿极度钟爱的,才能延请师傅到家里来教授,像我等……”

  说到这里,几人都触及了心底的痛处,她们都是才华横溢之辈,但都是从小贫苦无依之辈,否则也不会被卖到欢场,有的还是被人贩子辗转贩卖来到南京的,期间的凄苦数不胜数。

  “原本我也只是有所耳闻,但当我家柳意能够考入女子学校学习,毕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