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闻名_1875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样的西洋史书来,怎么会怪经述。”

  等李经述把姚梵送的书叫家人捧上来,丁宝桢见了大吃一惊。

  这年头的读书人都对书有种内心痴迷和原始崇拜,大多有收书的癖好,尤其喜欢不同版本和装帧精美的书,富裕者面对好书,哪怕家里已经有了,还要再收一版,往往只是因为印刷精美或者喜爱该版的字体。

  丁宝桢是个读书人,还是个正统的科举进士出身的文职官员,所以完全无法免俗。当他第一眼见到那光亮的可以说豪华的铜版纸,艳丽的彩色插图,严谨的做工切边,就已经下意识地产生了收书的想法。

  当着李家三人,他也没时间细看,便看着书脊,挑了一本《大英帝国史》,直接从中间打开翻阅,只读了一页就被吸引住了,翻了三五页,越翻越喜欢,便说了一句:“这姚梵此刻在哪?我要见他。”

  李经述得意道:“丁叔叔觉得这书如何。”

  李经方见李经述有些忘形,忙插话道:“丁叔叔,姚梵此人即使不为官,凭他的海外关系,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丁宝桢突然脑海里闪过一个记忆碎片,他把自己的注意力硬生生从书里勾人的彩页中拔出来,心里思忖:“姚梵……姚梵……这名字好似哪里听说过……”

  丁宝桢苦苦思索,不到片刻便想起一件事来!

  前日里山东按察使兼布政使呼震来见他,说是收了江西监察御史郭为忠一封信,信上说胶州青岛口守备韦国福、州判孙茂文、海关巡检刘子铭三人,串通当地一家叫做万年当铺的老板贺万年,伙同海外商人姚梵走私!

  当时丁宝桢给呼震的回话基本是持谨慎的态度,大意就是:“你作为臬台兼藩台,考核吏治是本分,但若只因听了郭为忠一句话,就不做严查上折子,恐怕不妥当。再说即使查实了,那一个案子里含了三个官员,一旦扒拉牵扯出来,说不定就是一串,到时候万一成了窝案,传出去后,主管山东官场的你我脸上都不好看。你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应该小心的挑一个出来,敲打一下也就是了。

  再说这里面牵扯了个守备韦国福,那是登莱道参将衙门下面的武官,登莱道参将是山东总兵官周觉荣的弟弟周觉恩,你就算敲打,也不应该扯上他,否则要是把周家兄弟扯进来,等于是抽李鸿章的脸,你和李鸿章有仇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你呼震自己掂量着办,总之我丁宝桢不参合。”

  呼震是进士出身,也是在山东从一个县令做起来的,在山东任督粮道多年,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他只是希望看看丁宝桢的态度,看丁宝桢是否刻意回护这几个官员。

  再说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爪牙遍布直隶山东官场,可谓权势熏天。呼震脑子还没坏,可不愿意去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