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横扫千军_1875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米的方法。

  英国陆军部对此愤怒异常,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的82mm迫击炮炮弹大约每发4公斤(实际是公斤,接近5公斤),英国要与中国在陆地上抗衡,就要拿出可供75mm到80mm的榴弹炮发射4公斤重的炮弹至4000米的技术。

  于是在加强与法国的同盟关系之后,英法联合研制火炮,英国用自己优势的海军技术与法国的陆军火炮优势技术进行交换,成功在1885年生产出了85式75mm榴弹炮。25倍径的炮管和无烟火药使得该炮可以发射4公斤榴弹至4公里以外,杀伤能力却只是依靠弹壳的十几个不均匀的破片,而发射实心铁球炮弹则能达到6公里。

  可悲的是,巨大的技术代差横贯在中英之间,令的这时代的所有火炮在两公里内200发连续调整射击,无论榴弹还是实心铁球,命中率也不过百分之十多一点。不过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学习中国的散兵战术,面对不再密集的步兵,炮弹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榴弹,于是各国都在淘汰实心炮弹。

  但由于中国各型迫击炮都有超过五公里的射程,160mm更是能打击超过8公里,这场战争从一开始的实力对比就是一边倒的局面。

  修斯军团的前锋很快与革命军的发生了接触,11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用81轻机枪和56半自动的强大火力开路,将修斯军团的前锋打崩,被迫大幅度后撤重整。

  接着炮战开始了,由于姚梵崇尚的大炮兵主义,中国革命军已经把现代战争进化到了火炮对垒时代。11集团军先头的一个160mm迫击炮团率先发难,在先头部队的无线电引导下,将重达41公斤的160mm重型榴弹迫击炮倾泻到了修斯兵团的阵地上。

  炮声隆隆中,重达41公斤的160mm炮弹让英军开了眼,这玩意的重量是英军刚刚换装不久的1885型75mm榴弹炮炮弹的十倍重,杀伤半径超过50米,覆盖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没等修斯军团冲入西拉姆山口进行阻击,英国殖民地兵团的大部队很快就在西拉姆山口外被轰击得支离破碎,中**队每颗炮弹下去,都带走五六十名士兵的生命,甚至有一颗炮弹打进一个集结成方阵的廓尔克步兵团的中心,造成二百多人当场阵亡,轻重伤员超过三百人……

  修斯少将的精神几乎都要崩溃了。

  可这还没完,革命军的现代步兵战术从来都是步炮协同,炮火的降临,意味着步兵冲击的开始。

  早在卡彭山谷歼灭战开始前,汉藏两族人民组成的11集团军部队早已背着铁锅和干粮完成了敌后迂回,两个步兵团从东侧翻过山脉,从东面河谷中涉水而过,迂回到了修斯军团的东南侧,伴随着11集团军炮兵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