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崩溃的英国殖民体系_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狈,“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来评价他们或许更贴切些。再加上被旧事重提,反复炒作的“东南亚种族屠杀”事件,英国人此时面临的困境,让他们想起了1940那一幕的重现。

  当新任英国女王(就是后世现在那位让查尔斯当了六十年皇太子的那位)联当时的首相向阿尔托利娅问计时,阿尔托利娅也叹着气摇头道:

  “女王陛下,首相大人。我们该承认现实了。旧的殖民体系的崩溃,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了!”

  此时的英国皇室,已不在伦敦,而是澳大利亚的悉尼,甚至英国政府的许多关键部门和工厂,也已经搬到了澳大利亚。

  但是,一个国家要搬家,不是这么容易的事。阿尔托利亚努力了十几年,也只是将英国迁了一部分过来。此时的英国。半搬不搬,好象悬在空中一般,其实正是处于国内最弱的时候。如果能给再给她三四十年,兴许能完成这一伟业,但早就看英国不顺眼的各国,都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我们该学会放弃一些东西,以保住其他的东西了。”

  当时,女王和首相皆一阵黯然。

  不过。作为老牌帝国,英国的政治家们毕竟不是容克的中二。或者日本军部的少壮派那帮白(蟹)痴可比,在看清清楚了形势之后,他们很快承认了现实,然后按照十年前阿尔托利娅就提醒他们,事前准备好的预案开始行动。

  在埃及,英国人同意全面撤出埃及。将这里的一切交由“埃及人民”自己解决。但走的时候,他们却留下了一个所谓的“西奈共和国”。

  这个在英国人宣布撤军的当天就宣布建国的“国家”,其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占据了整个西奈半岛,并和以色列国结成了“钢铁同盟”。按阿尔托利娅的设想。英国用这种方式,得到了“半条”苏伊士运河。

  这种分裂埃及的行为当然不能令新成立的埃及政府和整个阿拉伯世界满意。不久之后,埃及人在苏伊士运河里沉船,封锁了整条运河。这一行动导致了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苏伊士运河完全失去了作用。由此带来的反应之一,倒是世界海运航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兴旺期,给了在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的美国人靠着造船业的重新兴旺,得到了一点喘气之机。

  缅甸在1956年后,终于也脱离英国的统治,宣布独立了。只是这时独立的缅甸,在新中国的操纵下,按“民族”自决的原则,被分割成了好几块。

  马来半岛这块咽喉之地,英国人本来也是不想放弃的,但是这时林汉已经通过关系,向阿尔托利发出了“战争警告”。兰芳共和国虽然只有五百万人,可是因为这是一个短期内诞生的“移民国度”,全国的青壮比例本就相当的高,又有新中国当后台。别看只有五百万人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