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秦王即位_聊斋:从继承道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宰当初定下了三十年隋略,便有事外出了,只要杨广能按部就班的按照隋略来办,定能让隋朝更加强大,杨广却是心急等不了,硬是将这三十年要干的活儿,在三年里便干完了。

  结果便是热锅烧油,隋朝就此沸腾了,待元宰再次出现的时候,杨广已经是被赶到了江都,看着这幅民不聊生的景象,元宰终究是放弃了杨广,隐居深山。

  直到他打听到元宰的消息,三顾茅庐才将元宰请下山,从那以后,他便是对元宰言听计从,一路出晋阳而王天下,直到今日大唐盛景,他其实都是在按照元宰的计划一步步进行,其间无有错漏。

  他自始至终都知道,元宰的心中没有所谓皇权富贵,他看重的只是百姓生活好坏罢了,他丝毫不怀疑,若是有一天他李家不能带领民众过上好的生活,元宰会毫不犹豫的再扶持另一个能给百姓带来美好生活的人,是以李渊从来不担心元宰会篡权,他在元宰的眼睛里,看不到对于权利的欲望。

  在别人看来可望而不可即的至高权位,不过是元宰手中的工具罢了,也只有他真正知道元宰的手段,其智谋武略足以胜过古之圣贤。

  “不知皇上如何看待几位皇子啊?”

  闻言,李渊瞳孔一缩,这其实是他最不愿意谈论的话题,也是他最想请教元宰的问题。

  犹豫片刻。

  “唉,建成有智谋有武略,只是行事优柔寡断了些,但也只是小节有失,守江山绰绰有余,当太子也是很得体;元吉善断而无谋,有野心能力却有所欠缺,辅位尚可,做皇帝就差了些,若是将皇位给了他,怕又是一个杨广;元霸,可惜了。”

  说完李渊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元正,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已经是垂垂老矣,而元正却还如初见时的那般年轻,岁月似乎对这位智者太偏爱了些。

  他知道这都不是元正想听的答案,元正自始至终看好的都是自己的二子世民啊。

  “世民,无论是智谋还是武略都要高过建成一筹,这些年里他为大唐南征北战,建功立业,说是另一小半江山是他打下来的也不过分,这太子之位其实应该是他的才对,可是建成才是嫡长子啊,朕相信,只要朕发话了,建成一定不会为难世民和元吉的。”

  这才是李渊真正担心的事情,他怕李世民上位以后,会容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而造成那兄弟相残的结局,这可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李建成则不然,他有信心能说服李建成放过自己的两个弟弟。

  元正摇了摇头,“皇上可知道,从皇上让秦王掌权那一刻起,这大唐的下一任皇帝就已经有了人选,此时此刻,皇上面临的不过是两个选择罢了,一个是下狠心杀了秦王,太子自可高枕无忧,但是大唐也将再次陷入动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