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章 Nature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夏科院院士吧?”巴克利奖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过,但作为凝聚态物理最高奖,能得到它就代表了已经站在国际前沿,引领风骚。

  不过。

  杜恪为了低调,并未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毕竟结果还没有尘埃落定,万一今年忽然又爆发了其它牛叉发现,把电子流理论爆掉,也不是不可能。

  4月底。

  他布置下去的几个重要的课题实验,全部完成,并转化成论文。这时候,杜恪一直暗中筹备的第十篇论文,也是奠定电子流理论的最重要一篇论文,终于可以浮出水面。这篇论文,他已经筹备了好几个月,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包括英文书写,全都没有假于人手。

  《对电子流理论的全面构思》,这是电脑上论文的标题。

  他对照着论文格式要求,进行最后一次修改,确定基本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在论文末尾附上自己的个人信息。

  “杜恪,1998年出生,华夏科技大学硕士,电子流重点实验室主任,目前已经发表过四篇P.R.L(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多篇P.R.B(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电子流理论。”

  整理好文档。

  找到了Nature在线投稿系统,将文档录入,然后选择提交。

  “呼!”

  杜恪擦了擦额头上莫须有的汗水,感觉完成了人生神圣的一件大事:“《自然》,希望不要让我失望,一次性通过就好!”

  他果断选择将这第十篇重量级论文,投给了SNC三大刊之一的《自然》。

  在顶级SCI期刊发表重量级论文,是他的既定目标,《细胞》主要对象是生物,不予考虑。《科学》和《自然》都可以投,但《科学》更要求论文的可读性,也就是风趣幽默,让其他行业的、哪怕普通读者都能看得懂。杜恪自忖自己的英文论文水平达不到《科学》要求。

  所以第一选择就是《自然》。

  “对了,我要不要先告诉一声包校长和陈老师他们?”杜恪坐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呆,但想到《自然》审稿时间比较长,觉得还是先不告诉了,“至少等编辑这边过审,再告诉他们一声不迟,不然编辑这关直接毙了,那不是很丢人?”虽然感觉不大可能,但万一呢。

  ……

  等待是难熬的,好在杜恪有其它工作来转移注意力。

  他暂时谢绝了一些学术交流,也不怎么去电子流实验室,而是躲在别墅中设计自己的钛合金纳米战甲。武器系统没法大规模修改,毕竟现实环境不允许他发射导弹,没有实践又能怎么改良。他主要是修改纳米战甲的防御系统,以及集成特殊功能,让战甲更适合奇幻世界生存。

  经过他的不断强化、改良,全新的纳米战甲,已经从《孤岛危机》纳米服的样式,渐渐变得有高达那味了。

  而且集成了新的形态,比如无人机形态,直接在头顶加载一架无人机,可以帮助杜恪在空中自如飞行;比如钢铁战车形态,以装甲车为蓝本,多层防御装甲聚合,防御力惊人;再比如堡垒形态,内部空间布局如同别墅,并有多重防护隔离措施,让他无忧度过每一夜。

  此外还有潜艇形态,帮助他在水下也能正常行进。

  “等到了奇幻世界,在改良武器系统,让心灵战甲成为真正的攻防一体化。”杜恪满意的在仓库中实验各种形态,“另外,起个新的名字,叫未来机甲吧。”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