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王芬喜提义子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说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八及八厨以及其他的一些有名望的党人。

  党人曾经为他们所求的政治清明而奋斗过,哪怕再受到残酷的镇压,受到朝廷各种各样的迫害,也没有压垮他们。

  但现在时过境迁,世上没有人能够敌得过岁月的摧残,就好像新时代的世界已经再也容纳不了他们这些旧时代的残党,历史终究要将他们扫落进了尘埃,让他们化为泥土。

  这个世界已经让他们看不懂,曾经以为宦官是最大的祸害,只要除掉了宦官,天下就能太平。

  可现在才发现,跟董卓逼起来,宦官造的孽,也许根本就不算什么。

  权力,才是这世间最可怕的毒药。

  王芬轻声道:“前些日子,季皮回了消息,让我们好自为之。”

  “不管他了。”

  “景升还没回信。”

  “他正与袁术纠缠着,怕是没心思管北边的事情吧。”

  “就看孟卓能不能”

  “文祖公。”

  “嗯?”

  “有时候,莫要寄希望于别人身上。”

  荀和认真地说道:“他们现在也有自己的一份基业,有他们自己的顾虑,我们已经再也不是当年共患难的八及八厨之友了,明白吗?”

  王芬沉默了片刻,微微低垂着脑袋,微不可查地点点头:“嗯,知道了。今日叫你来,还是得说点正事。”

  “何事?”

  “吕布从长安跑了出来,自并州阳关古道过了滏口陉,来了武安县。”

  “吕布吗?”

  荀和细细思索起来。

  虽然吕布杀丁原这事让人对他十分反感。

  因为根据汉朝普遍存在的二重君主观,吕布属于丁原的门生,这种杀主的行为,非常令人不齿。

  但后来吕布杀了董卓,却一下子让天下士大夫为之改观,夸赞他的勇气。

  其实我们从当时人对吕布的评价就能看出这一点。

  汉末三国时期的各类名人谈起吕布,都说他勇猛无匹,善战无前,很少有人说他反复无常,唯利是图。

  即便是敌对势力,如曹操手下谋士荀攸郭嘉程昱,也得说一句“布骁猛,勇而无谋”“刚而无礼,匹夫之雄”“布之威力不及项籍”之类的话。

  至于后来风评急转直下,是两晋南北朝时候的事情,如陈寿说他“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徐众说他“反复无义,志在逆乱”,萧介说他“杀丁原以事董卓,终诛卓而为贼”。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两晋南北朝时期臣子对君主的叛乱实在是太多,几乎南北朝所有开国君主,都是前任皇帝的臣子,以至于人们十分反感这样的现状,借吕布的事迹,来讽刺当时那些背叛君主自立为王的人。

  所以看待问题我们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至少对于汉末的人来说,吕布杀丁原确实令人不齿,但在杀董卓这件事情上,这就叫除“国贼”,被当时的士大夫称快。

  不然的话,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