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六章 你不来寻我,我来寻你_黄庭立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你不来寻我,我来寻你

  连龙道人都被王禅打死死了……。

  许长春是深深知道龙道人是怎样恐怖的一个老怪物的。但就是这么一个可以在五十年十年里连闯少林寺后山禅宗几次,仍然可以全身而退的绝顶高手,却在刚才被王禅给打死了!

  如果是在从前,时间不必太久,就是王禅刚刚来到西伯利亚的时候,许长春还能相信林家如果不惜一切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王禅绝对难逃一死的话,那么时至今日,他对那些威力巨大的武器甚至再没有一丝一毫的信心。

  这倒不是说,王禅的十三太保横练功夫已经强大到足以抵挡这个世界最终段的战略武器的打击。不管他的身体素质多么出色变态,到底也是血肉之躯,只要还是人,那就不可能挡得住空对地导弹的毁灭性轰炸。

  可问题是,现代高科技的导弹到底能不能锁定现在的王禅。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练拳的人如果能够有朝一日晋入心意如一,内外至诚的境界,那就能在不见不闻,觉察到关乎于自身的旦夕“祸福”。也就是说,即便自己看不到,听不到,完全的不知道。也能在冥冥感应到敌人针对自己的不利举动,虽然未必就能清晰清楚到巨细无遗的地步,但大致的情形,危险的强弱却也是能实实在在的感受清楚的。

  这种境界,放在儒家的学问,就被称作“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古代的大儒读书人,不练武功,不修拳法,但胸怀天下,民间疾苦,读书养的是胸一股天地浩然之气,上则为星辰,下则为河岳,是升华到精神层次的一种思想。

  这就是四书《庸》的所说的“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读书人,心性至诚,就可以前知,所谓前知,事实上就是可以预知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至诚,就是率性,即所作所为。无不顺应自己的本性。

  人说道家讲究自然之道,儒学难道不讲?可见后世理学家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错得何其离谱。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王禅虽然不读书,也不是什么大儒,但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说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的。他现在的拳法神通,已经精进到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无法定义定性的境界。虽然还没有抱丹结丹,可心性如一,说话行事都是依照自己的本性而来,直指本心,在这一点上就已经算是达到了儒家所谓的“至诚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