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五十八章:理智与犯浑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可定天下人生死。其实哪怕是没有进行中央集权制,始皇帝的权威已经到了那一步,只不过是想从制度上进行确认罢了。

  进行中央集权的时候,大批量贵族的权益遭受到损害,大秦统治阶层从那一刻起就产生了分裂。不再是那么的同心同德。其后所带来的影响更多,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皇帝,那是不是天下再没有私有财产,包括自己的生命、家人、财帛、土地都得不到安全保障?

  人都是有智慧的存在。人也都是自私的存在,拼死拼活是为了使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一切的努力随时都可能因为统治者的一句话变为泡影,那么努力还有什么用?

  一种极度没有安全感的思想产生了,再加上大肆的赋税征收和徭役征调。秦国的基石遭到动摇,之所以没人发动叛乱还是暴动,只是因为权威极盛的始皇帝在位,可是内心里的失望可想而知。

  一连串的国策在选择上造成的失误,恶果以一种非常迅速的速度显现出来,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那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大秦劲旅“消失”了。

  如果历史没有因为吕哲的出现产生变动,秦国依然还是会以极快的速度失去对六国占领地的控制,秦国面临亡国的时候秦人也会冷漠地注视,那是一连串的错误抉择所带来的,并不是一件事情或者两件事情上的失误造成。

  秦地黔首对大秦中枢感到失望。还有比这个更加可怕的事情吗?没有了,若是连统治下的民众都对统治集团感到失望,这个国家的根基其实也就已经是腐烂状态。

  扶苏上台之后极力想要扭转局面,让治下的黔首重新恢复那种众志成城的局面。可惜的是破坏黔首对统治阶层的信任极为容易,想要让黔首重新产生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却是异常困难,特别是秦国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扶苏很多时候面临的是有心无力的局面。

  弊端很多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改变起来太难,扶苏经常能够听到类似于“汉王哲的崛起是不幸中大幸”的说法,无非就是汉王哲出身于秦人。若是六国的任何一个人成为新兴势力的统治者,秦国所要面临的局面肯定比现在更为糟糕。

  “大势所趋,民望、军力、经济都不在我,进行谋算或许能稍微使局势出现变动。可是……除非是汉王哲出现根本性的错误,否则最终的局面却是无法得到改变。而这个可能性……”李斯很想说“几乎没有”,但是没有说出来。

  李斯在始皇帝执政期间为秦国廷尉,扶苏掌权之后李斯逐渐脱离中枢决策层,后面更是被扶苏调任前往三川郡作为郡守,以至于李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消失在秦国中枢。

  徐岩所部投向吕哲之后。李斯其实也进行过思考,还没有做出最终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