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一章:各国动向(四)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历史不就知道了,自周以后再也没有千年的帝国,每三四百年就来“五德循环一次”。

  而似乎,一直采取分封制度的西方,千年王国多的是。他们也没有什么“五德循环”,更加没有什么“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

  当然了。时代在进步也在改变,没有一个制度是能适用所有时代,也就没有一个制度是绝对正确的制度。要是有这样的制度,吕哲可不会像现在这般搞出一个集权和分封。四不像的混合体出来。

  始皇帝不能理政,局势变换成糟糕透顶,扶苏已经很尽力在维持。对于这位成为太子三年不到的“长公子”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容易。

  今次力断乾坤决议拿秦国西南换取和平,自然不会是像扶苏所讲的那么简单。

  所谓的不简单不是单指某方面,交涉需要一个过程,过程之中也需要进行细化的谈判。

  首先,未经开战割舍领土怎么看都不光彩,幸好秦国是一个讲求实际的国家氛围,有点脑子都知道一旦与汉国开战,秦国的巴郡、蜀军、汉中郡是怎么都保不住的。既然注定保不住,拿来换取一些实际利益也就成了关键。

  这里所谓的“有点脑子”与黔首可是无关,指的是贵族和官员,无论是什么样的行政体系下,黔首从来都没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利,哪怕是所谓的“皿煮”也是如此。

  谈判必然是要进行,秦国也做好了多手的准备,包括能结盟最好,不能结盟也要尽可能的拖时间,最坏的开战结果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扶苏主政下的秦国在准备着,齐、燕、赵三国同盟却是有点懵了外加茫然。

  “汉国大王吕哲会为了几支被乱军袭击的商贾向列国开战?这一定是开玩笑!”齐王田儋得到汇报的第一时间,这么一句话就脱口而出。

  老天哟,为王室、贵族、官员向某个国家开战的先例绝对有,但是自古以来为黔首开启战端那是绝对没有的,何况是为了一群必定被统治者所排斥的商贾开启大战?

  战事稍停,为了增加说服力的联军主帅田荣亲自赶回临淄,他一见自己的大王果然不信,急切道:“先有季布率军抵达相县,后有汉军大举向北调动。”

  也就是说,田荣认为什么保护黔首(商贾)不过是吕哲的一个借口,但是汉国进军北方那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齐王田儋就没有搞懂了,现在似乎不是汉国加入战争的最佳时机,齐、燕、赵三国同盟与秦国远远没有到伤筋劳骨的地步嘛。

  是的,秦、齐、燕、赵哪怕有傻瓜也会有明白人,他们才不相信吕哲统治下的汉国真的是和平爱好者,很清楚汉国一直保持不动是在等待时机,时机一到汉军是绝对会呼啸北上。

  齐王儋眯起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良久才开口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