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九章:分歧_大唐第一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公主愿不愿意。

  因此,户部的官员对待钱堆的态度不敢太过强硬,逼迫着钱堆给他们干活。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钱堆手底下也一大堆事儿呢,虽然没有到忙的抽不开身,但是白白给户部干活,便宜了这些户部的官员,钱堆不会干,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在玄武楼想想怎么让玄家的商会赚更多钱财。

  钱堆是玄家的家奴,不是朝廷的官员,对于户部这边,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所以别那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威胁钱堆,钱堆生意场上见到的东西多了,一个小小的户部官员而已,宰相门前还是个七品官呢。

  钱堆的话明晃晃的撂在了户部的这官员面前,要么别指望着我管,要么你就老老实实的给好处,给的好处让我心动了,我才会帮你做事。

  没好处想使唤人,天底下哪儿来这么多好事。想要马儿跑,还得给吃草呢。

  户部的这官员被钱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怼了回来,脸上也挂不住,但是他还真不敢得罪钱堆,所以只能脸上陪着笑,打了个哈哈,将这件事儿给掠过去了,只是说明天上午让大家在玄武楼集合,带着他们去东山县去看货,让他们准备好货资,等到看完货之后,再商谈价钱。

  至于这件事儿谁出面操持,户部的这官员没有明说,只是这场会面散去之后,户部的官员单独找上了钱堆,与钱堆洽谈这件事。

  钱堆不是要好处吗?那就给他好处。

  关于经商这一块儿,朝廷的官员这点儿本事实在是拿不出手了,就只能让出好处,让有本事的人来操持了。

  想想朝廷的官员,要么是高门大户之中举荐上来,朝廷觉得你有本事,给你个官做做,然后慢慢的凭着政绩往上升,要么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

  自然,自贞观十五年之后,通过考试选拔的官员占了大多数,但是能读得起书的,靠着考试做官的,大多家里也都是权贵之家,因为家里有条件供应他们读书,有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做学问,寒门出贵子,在现在来说,还是在少数的。

  无论是权贵之家出来的公子少爷,还是寒门出身的良才,入朝做官之后,虽然越来越老道,越来越有经验,但是在经商这一方面上,谁会去涉猎?

  重农轻商,这是朝廷的方针策略,做官的亲自去经商,会被人病垢嗤笑的。

  玄世璟的思想很开放,但是也没有亲自去做生意,家里的商会不也是完完全全由钱堆在打理,他基本上不过问,只等着拿钱就是了。

  大趋势不是一个人能够改变的。

  钱堆要的条件也很简单,事情完全经过他来处理,户部的人不得擅自插手,他处理事情,户部的人不能多说话,要么老老实实的坐等着收益,别来指手画脚,要么你们自己去做这件事,至于这当中钱堆能为玄家谋得多少好处,那是钱堆的本事。

  反正这边是不会让国库少收钱。

  当然,钱堆提出这个条件,户部的官员不可能痛痛快快的就同意的。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