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砸锅卖铁_138_大唐第一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宫内起一座楼阁算的上是件复杂的事情,您还得想想陛下和娘娘那边要怎么去说。”

  今天在侯府,李泰的心情可谓是在大起大落之中度过的,心绪杂乱直到回了武德殿还久久不能平息,虽然说钱财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但是要在宫中修建暖阁,还得想想怎么跟父皇去说,李泰叹息一声。

  “殿下,刚刚东宫来人传了消息过来,说您回来了请您去趟东宫,太子殿下在等您呢。”李泰回到武德殿屁股还没坐热,就有内侍前来禀报。

  李泰挥了挥手示意内侍下去:“本王知道了,你退下吧。”

  内侍应了声诺,也不再多话,便躬身退出了殿内。

  李泰从榻上起身,自己到内殿将身上的长袍换下,穿上了王服,自从在玄世璟庄子上呆过这几天之后,自身的日常琐事,他越发的不习惯让宫女伺候了。

  带上两个太监,两个宫女,李泰一路溜达着,穿过御花园,到了东宫。

  “你们四个留在殿外等候。”到了殿门口,李泰停了下来,转头吩咐随行的太监宫女在外面等着自己。

  “是,殿下。”

  李泰进了大殿,大殿中,李承乾正坐在书案前看折子,眉头紧蹙,似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李泰径直走到书案前,拿起书案上瓷盘中摆放的苹果,用手擦了擦,一口啃了下去。

  “看你这表情,出了什么事儿了。”李泰盘腿坐在案前的软榻上。

  李承乾将手中的折子递给李泰,一脸严肃:“你看看这个。”

  嗯?李泰将手中的苹果放到案上,接过李承乾递过来的折子,翻开看了看。

  “江陵旱灾?”大致看了一遍折子的内容,李泰说道:“这种事情不是应该禀告给父皇吗?”

  “这本奏折是父皇派人送过来的,说是问问我有什么意见。”李承乾说道。

  “那大哥你认为呢?”李泰皱着眉头问道,这是可能是父皇在考验大哥。

  “若单单是旱灾还好了呢。”李承乾叹了口气:“若单单是旱灾,朝廷只要拨款拨粮便是,虽然国库不充裕,但是总能凑到。”

  “那大哥的意思是?”李泰继续问道。

  “江陵以前可是萧铣盘踞的地方,到现在为止,仍有萧铣的旧部在活动,父皇几次三番派人前去查探,可是朝廷的人一到,那帮人就没动静了,如同乌龟一般将脑袋缩在壳里,让人无从下手,若是此次那帮人趁着旱灾做些什么,无论如何对朝廷都是极为不利的。”李承乾分析道。

  李泰点了点头:“为今之计也只能速速派官员去江陵一代赈灾,朝廷这边也得尽快的派下钱粮。”

  李承乾苦笑着摇摇头:“若是有钱粮可派,我和父皇就不必如此无奈了,昨日里父皇问过户部的主事,连带着内务府也问过了,给的答案都是,没钱,是不是很可笑,我大唐偌大的国库,竟然连赈灾的钱财都派不出来了。”

  李泰皱着眉头,他是第一次迫切的感觉到钱的重要性。

  “大哥,我刚从世璟府上回来,暖阁的修建,大概花费五万贯,要不,先挪用一下这些钱财。”

  “五万贯?咱们哪儿来这么多钱,就算把东宫掏空,也凑不出五万啊。”李承乾说道。

  “我与世璟讨论了一番,五万贯差不多十日左右就能凑个差不多,反正暖阁的事情也不能急于一时,即使现在有了钱,没有父皇的批准,也是动不了工的,所以,咱可以将这笔钱先挪用到赈灾上面。”李泰分析道。

  “可是五万贯”李承乾没有说下去,五万贯,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若是说到钱财,还是要向玄世璟讨主意吧,李泰又想到了玄世璟,一个新纸的方子能在长安城卖出五千多贯的价格,他肯定会有办法的。

  “大哥,你现在写封信给世璟,说父皇急需用钱,让他帮忙想想办法,然后你再去见父皇,最好是让世璟能够跟父皇当面讨论一番。”不知为何,李泰现在对年纪比他小上许多的玄世璟有着莫名其妙的信任。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