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拓跋威方振(一)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待他随时可能发布的命令。

  二位使者甫一入帐,便向坐在正中,由两名最强壮武士护卫的一位青年下拜,将所携的一匹珍贵蜀锦与一口好剑敬献,口称奉雁门小贾下姓莫氏之命,携带些许薄礼,前来瞻仰拓跋西部大人的天威,恳请拓跋大人为雁门草民做主,保境安民云云。

  “……特奉上骏马四百匹,牛三百头,羊三千只,驼五百峰,美女五位,钱十五万,好铁千斤,绢千匹,细麻三千匹,役夫奴婢二百人…”

  “去,为我的贵客给搬张床,弄些好肉来烤!”

  当听到“铁”字时,原本只顾把玩着手中的前汉铜镜,一直神情肃然,无喜无怒的青年这才大笑,帐内的奴婢不敢怠慢,立刻去寻胡床与烤肉给来使。

  两位莫氏的使者当即又拜伏在地,口称不敢受明公厚爱,极尽臣服之礼。

  毕竟眼前这位又高又瘦,哪怕皮肤被塞外的风沙与阳光折磨到粗糙而黝黑,看上去年龄也超不过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就是当下号称“控弦四十万士,匈奴之后无复有此强虏”的拓跋鲜卑叔侄三可汗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一位,西部大人,拓跋猗卢可汗。

  “雁门莫氏,乌桓大商,我晓得。我有一句古话,遇到喉咙干渴如沙土的时候,盐巴水都甜,遇到肚皮贴脊骨的时候,刺刺草都软。你等商人把秦人的货卖到草原,把草原的货卖到秦地,正是给饿人、渴人送吃送水的好人啊!”拓跋猗卢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汉语,比划着称赞一番这几个输诚的莫氏代表,又收获了一连串马屁。

  在商人肉麻的称赞声中,拓跋猗卢不停地把玩那面大汉铜镜,这可是他从漠北前匈奴龙城的祭天旧址中觅来的宝贝,他十分喜欢——因为铜镜上的铭文,尽管浮起的汉隶铭文对猗卢汗来说已是再熟悉不过了,但他的手指还是一遍又一遍缓缓抚过那一圈汉字:

  “天子单于,夷狄宾服,与天无极,如日之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率铁骑征讨四方,让马蹄踏遍东至肃慎,西抵乌孙,北过于巳尼大水,南越长城与阴山的浩瀚土地,建立一个比匈奴单于国更强大,更恒远的汗国,超越天地所生

  日月所置的冒顿单于和檀石槐大王之事业……何其快哉!

  他还年轻,黑毡礼的结果告诉他,足有四十年的充裕时间可供拓跋猗卢——生而伟大的鲜卑可汗完成如此伟业。

  面前这些乌桓商贾之所以要奉上厚礼,特别是牧民急需的铁器,拓跋猗卢晓得他们冒着大风险来见自己,不仅为的是自保,还为求财。

  商人总是如此,不管明日死活,只知今日赚多少。

  只要鲜卑大军南下,战端一起,生灵涂炭,缴获的奴隶牛马金银粮粟自然遍野都是,鲜卑人也消化利用不了如此多的战利品,与鲜卑人亲

  请收藏:https://m.lr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